戴余乐 制图■ 本报记者 戴余乐
5月31日是第29个“世界无烟日”。为进一步传播控烟知识,提高市民对烟草危害的认识,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近日,市中区、峨眉山市相继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 “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控烟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对烟草的认识也逐渐提高。吸烟有害健康,已人人皆知。然而,记者在“无烟日”活动现场了解到,有吸烟史或正在吸烟的市民并不在少数,其中,甚至还有数十年的“老烟枪”。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烟草究竟有何“魔力”?
记者观察——
“知道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
“最开始抽烟时,是因为年轻,看到别人抽就会产生跟风的想法。之后,就成了‘离不开\’,不仅人际交往需要它,自己一天不抽也难受。”唐先生今年53岁,烟龄近30年。对他来说,烟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前两年,单位体检,我被查出患有慢性胃炎。医生告诉我,需要注意饮食、少喝酒,特别是戒烟。因为,吸烟不仅会削弱胃粘膜的保护机制,还会增加胃酸分泌,非常伤胃。当时,自己已经明白吸烟的危害,也想过要戒烟,但还没有戒到一个月,就又重蹈覆辙。”唐先生告诉记者,在他身边还有很多这样半途而废的“戒烟客”,“明明知道不好,但就是戒不掉”,成了大家痛苦的心声。
究竟,怎样才能摆脱烟草的“诱惑”呢?
医生提醒——
“烟瘾程度是影响戒烟重要因素”
“不少有多年吸烟史的烟民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即不抽烟就心慌、难受,有些甚至会出现精神不佳的情况。通俗来说,这就是烟瘾犯了的表现。”市第二中医医院(市中区中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朱文表示,“烟瘾”也就是所谓的“烟草依赖”,即尼古丁依赖。一般来说,卷烟、雪茄、烟斗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以及无烟烟草中均含有尼古丁,吸烟是将尼古丁摄入身体迅速、有效的方式。因此,抽烟不仅是一种习惯问题,更是一种药物依赖性疾病。
目前,不少有戒烟意愿的人,主要采用靠自己的毅力或他人监管来戒烟。但这种主观方式,多以失败告终。而这,除了是因为主观上的意志不坚定,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人体已在心理与生理上形成了烟草依赖。
通常情况下,烟草依赖程度越高,在戒烟过程中产生的戒断症状,如易激怒、焦虑、急躁、失眠等,和吸烟渴求就越强,吸烟者维持戒烟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时候,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采取行为矫治或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此外,戒烟的成功与否还与环境有关。比如,在一个无烟的环境里,抽烟的欲望能得到较大克制;但如果在人人吸烟、“劝烟”的环境下,即使有戒烟意愿也可能因受他人影响而复吸。“因此,戒烟是一个需要多方面联合作用的‘工程\’,主观、客观、社会因素缺一不可。”
新闻推荐
乐山市奥林综合开发公司等548户企业(名单附后,下称当事人)2014和2015年度未依法提交年度报告,经我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在原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查找到当事人,也无法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当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