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靠双脚“办公”他是一位走出来的村支书

来源:三江都市报 2016-07-01 14:56   https://www.yybnet.net/

住在村委会里的林禄怀人物档案:

林禄怀

林禄怀,50岁,峨眉山市龙池镇丁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丁坪村人。从文书到村支书,林禄怀至今已在该村村委会干了整整20年,任劳任怨,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不会骑摩托车,他在山间地头办公全靠走;担心村民随时有需要,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地震后自家房子成危房,他把补贴指标让给别人;睡在村委会里,他表示哪里都一样;家人各种抱怨,他仍默默坚守在岗位上。

这不是一个村支书带领富裕村的故事,这只是众多普普通通村庄里的平凡事。

6月29日,乐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举行,林禄怀作为50名乐山市优秀共产党员之一受到表扬。

山地多路少

丁坪村的村情是这样

日前,三江都市报记者驱车前往丁坪村,还没到达,就已提前感受到位于山间村落的交通问题。

丁坪村海拔在500米到800米,全村共9个组,近900人,山地面积占了一半。村里没什么大规模的产业发展,但由于以前当地有煤矿,村民就业收入还不错。几年前,煤矿关闭,大多数村民选择外出务工,丁坪村也像其他很多村一样,只剩老人和孩子留守。

丁坪村人最少的一个组现在仅有4人。林禄怀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村里人越来越少,但村里人迫切需要修组道的需求却丝毫未变。

据悉,丁坪村共有6条组道,目前只硬化了一组和四组两条(2014年硬化完成),共2.4公里,去年又新挖了连通五、八、九组的道路,没有硬化,而六组位于山坳,现在与其他组都没连通,要想去六组,需要翻山或到别村绕道。

面对这样一个村情,林禄怀表示,村里的工作重心就是修路,但怎么修却是个问题。

“组道不同于村道。修组道,每公里路政府帮扶20万元,其余靠村民自己集资。拿六组来说,三公里组道造价100万元,村民自己也得集资40万元才行,但现在每组的人越来越少,村民凑不出这么多钱来。”村民对修路的渴求和所需费用不能协调的矛盾,令林禄怀有心无力。

没钱硬

化先挖出一条路再说

硬化道路有困难,但所幸,从去年开始,每个村都有了国家补贴的3万元公共维护经费,于是丁坪村最大化地利用了这笔资金。

“去年的3万元,我们用来挖通了五、八、九组的道路。虽然没有硬化,但至少天晴时可以通车,也方便村民卖点小菜。”林禄怀告诉记者,去年,经过村民代表讨论,村里把钱先用在了这条路上。

而今年的这笔钱,村里再次通过村民代表讨论,决定把钱用于挖通到山上的路。

“丁坪村山地多,退耕还林后,山上都种了竹子。但由于交通不便,车无法到达,每年村民卖竹子都很麻烦,要请人把竹子从山上扛下来装车。”林禄怀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吨竹子卖价360元,人工费每吨就要300元甚至更高,村民每吨竹子最多只能赚60元,“有些竹子位置远的,免费送人,都没人愿意扛下山去。”

但如果今年村里把路修通后,村民每卖一吨竹子至少可增收100元。

采访中,林禄怀表示,改变一个村的面貌很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1996年,他到村委会任文书,2010年,被选为村支书,至今已在丁坪村工作了整整20年。

20年间,他看着村民从在当地煤矿打工到如今外出就业,村里留下来的青壮年越来越少,再加上地势、气候限制,丁坪村的村民多数靠种庄稼和一些蔬菜为主。即使这样,村民想外出卖菜、卖竹子,还受交通条件所限,所以修路是关键。

山间地头走

村委会里睡

在丁坪村提到林禄怀,村里人都说,这个村支书是靠走出来的,而林禄怀却笑称:“没办法,谁叫我不会骑摩托车呢。”

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林禄怀都会走到现场,这么多年过来,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自行车会骑,但我们村很多路是骑自行车上不去的,只能靠走。”他说,他开展工作多数靠走,偶尔也会顺便搭一下其他村干部的摩托车。

山间地头,村民们总能看到一个行走的身影。“尤其是每次去六组办事,林书记都是翻山走过去,一般人得走一个小时,他最多半小时就能到。”对于村干部给予的评价,林禄怀笑着回应道:“这么多年干下来,就走路还不错。”

就是这样一个靠双脚“办公”的村支书,不仅每天走在各条村组道路上,还睡在村委会里。

记者了解道,从2011年至2015年,林禄怀一年几乎有300天都住在村委会。房间里一张简易的床和一台坏了的电视机就是他的“家”。“2011年,村委会的办公房虽然修好了,但大门一直没修,所以我就住在村委会旁边的一栋废弃房子里(以前的村小),就当值班和看门了。”林禄怀笑着说。

“我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只要村民有事,24小时都是我的上班时间。”林禄怀告诉记者,住在家里和住在村委会其实都一样,他的手机永远24小时开机,因为他的电话号码就是村里的“热线”。

挂心的事多了,林禄怀的身体也在发出信号。采访中,林禄怀告诉记者,他已经失眠十多年了,“晚上电话接得多,总是担心电话响,睡不好是自然的事。”

是什么让他做到

20年如一日的坚持

今年,村委会的大门修好了,林禄怀才回到家住。

一座泥胚瓦房,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长满了青苔的院子里晾着几件衣服,这栋有40年历史的老旧房子就是林禄怀的家。与之对比,一旁的新建小洋房显得格外亮眼。而且准确地说,这栋旧房还不是他的家。

“这是我舅子以前的房子,2009年他家修了新房后,我就来这里住了。”林禄怀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村里很多房子都受损,他家也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国家补贴的指标有限,他就把自己的房屋补贴让给了其他村民,自己家成了危房,不能住人也没重修。

“我家的老房子有四五十年历史了,半木制的,不能住人了。”林禄怀告诉记者,由于妻子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女儿也嫁出去了,他一个人,觉得住哪都一样。

但妻子却忍不住有些抱怨。“她经常说我,工资低,连房子都修不起,这辈子跟着我,不是住老房子,就是住别人的旧房子,有时还说过离婚的话。”拿着每月1650元(以前是1222元)的工资,林禄怀也无法反驳妻子。

是否想过放弃?“偶尔想过,干了整整20年,不得不承认精力有限了,时常也会感觉累。但老百姓把我选出来,我还是要对得起他们的这份信任。”说到这里,林禄怀停顿了一下,望着远方,像是对自己说:“继续干吧,干到自己干不动再说。”

三江快评

难得而稀缺的精神让人思考

在如今这个什么都求快的时代,一个不会骑摩托车,只靠双脚“办公”的村支书是否会被你嫌“慢”?在现在遍布“小洋房”的新农村,一个连自己家都成危房、只能借住亲戚弃房的村支书是否会被看不起?低工资、“苦差事”、自己生病、家人抱怨,林禄怀的人生在很多人眼里,用现在的评判标准,绝不是一个“成功版本”,但不得不说,把对得起百姓的初心刻在脑中,把工作干好的信念落到实处,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身上有着一种难得而稀缺的精神,让人感动之余,更有很多思考。

记者  魏玉婷  实习生  骆爱诗  文/图

新闻推荐

交通油气等垄断领域敞开大门

早报讯(罗之飏四川日报记者梁现瑞陈岩)8月6日,省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四川省首批鼓励社会投资重大项目,涉及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水利工程、油气管网、节能环保、健康养老、旅游开发、保障性住...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靠双脚“办公”他是一位走出来的村支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