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2班梁琪悦
说来也奇怪,峨眉山脚下土生土长的我,对这座山的反应比陌生人还要冷淡些,以致于当我听到学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这座山时,内心的期望瞬间跌落至谷底。
这样一座山,为何独独在这次旅途中,清脆地拨动了我的心弦呢?
可能是因为走进了那座我早已习以为常的博物馆吧。那里,仿佛讲述了这座山是如何古老,那些细小如三叶虫的生命又如何与“美杜莎之眼”相对,在这山峦之下慢慢化为沉默的岩石;仿佛讲述了上古时那遮天蔽日的桫椤树如何孕育出一片生命的舞台,无数只蝴蝶如何飞过数万年的时间被永恒定格在墙上。在这无数时空、无数生命的轮回中,我第一次感受到这座山如同火焰一般不断燃烧的恣意的生命力。
也许是因为认认真真看了那些寺庙也说不定。老师出发前的讲解,让那些童年不曾看懂的建筑展现出了玄妙而深远的一面。地上金黄的银杏叶温顺地为活泼的少年们铺出道路,路边的山泉唱着小调一路随行,寺后的腊梅亦等待久矣。喃喃诵经声中大殿前香炉里有灰白烟雾袅袅而上,正似钟鼓楼旁被人们挂了满墙的愿望牌,用段段红布在清晨舒朗的空气里,缓缓书写着无数远道而来的人们真心期盼的美好愿景。
我突然间明白了什么。明白了人们目睹浩瀚云海、壮美日出后口齿不清的激动与狂喜,也明白了与之擦肩而过的寂寞与失落。在这无数个明白串联起来的背后,脑袋里关于这座山的一切印象都被尽数抹去,只留下一片空白。
是的,空白。一切都从属于这座秀美的山,一切又都不属于山。大脑中没有了金顶静观世间的十方普贤圣像,没有生于此山、长于此山,却只因身在山中而难以看清的我。
此身一刹那,却可驻峨眉。此心如芥子,亦能纳须弥。
新闻推荐
正在进行调试的峨眉山万年索道峨眉山景区管委会供图本报讯(记者李昕锋)峨眉山景区万年索道自去年10月28日进行安全升级改造以来,颇受游客市民的关注。21日,记者从峨眉山景区管委会了解到,本次索道...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