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开展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综述(三)
□本报记者 王小玲 杜蕾
1月11日,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打算春节去香港旅游的成都市民陈丽云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办好了申请港澳通行证的相关手续。“过去只能工作日办证,现在周六也可以办,不用请假,省了不少事。”谈起自己接下来的出行计划,陈丽云掩不住笑意。
同样充满笑容的,还有夹江县漹城镇宿漕村五保户薛怀银,他从镇民政所领到了棉被和棉大衣,几天前,村委会还牵头帮他将漏风的房屋补瓦加固,让他和87岁的老母亲感到格外温暖。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花钱、不请客、不送礼就不办事”……这些都是群众最不满意的“四风”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四川省强化问题导向,深查细摆、边查边改,与问题硬碰硬,同时从小切口做大文章,出狠招重点整治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取信于民,得到了广大群众肯定。
瞄准“靶心”深入查摆突出问题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愿不愿“照镜子”、能不能“正衣冠”、敢不敢“洗洗澡”、会不会“治治病”,找出问题、找准问题是突破口。
如何瞄准“靶心”,查摆突出问题?
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四川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查摆不断聚焦,既围绕“四风”找共性问题,又有针对性地查个性问题。
“去缴交通违法罚款,早上8点开始排队,直到快12点才轮到,实际办理过程只花了几分钟。”去年7月30日,省公安厅召开“听取意见改作风”座谈会,邀请25名来自各行业的群众代表与厅长面对面提意见。说起自己前一天遇到的排队“难题”,成都市民马辉皱起眉头。
马辉的经历引发在场不少人共鸣。省公安厅领导当场向相关警种敲“警钟”。
30天后,马辉从交警部门打来的电话中得知,从去年9月1日起全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罚款收缴管理平台正式启用,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就能缴罚款。而促成这一平台搭建的正是马辉们的“难题”经历。“我能感到确实在找问题。”马辉说。
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四川省就坚持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建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避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省委督导组牵头在各单位内部和行业系统采取民主评议、个别谈话等方式,收集、查找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各单位用背靠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听取下级机关、基层单位、管理服务对象共5万余人次的意见建议。
各单位把中央提出的《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22种具体表现和省委提出的9个方面问题作为“参照系”,广泛开展“四风”具体表现大讨论,共查找出“四风”问题799个。
(下转11版)
新闻推荐
10多年来,在夹江东风堰管理局工作的卢露眼里,她和同事们守护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灌溉工程。9月16日,东风堰收获了世界级荣誉——在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大会上,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夹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夹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