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夹江新闻 > 正文

喜圆群众“安居梦”

来源:乐山日报 2014-09-08 08:1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方方

□数字点击

1—8月,全市已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3457套,其中公租房开工2794套,各类危旧房棚户区开工10663套,目标任务完成率为72.58%。已基本建成11214套,目标任务完成率为72.34%。已竣工3874套,目标任务完成率为32.37%。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958户,目标任务完成率为53.81%。向农民工供应公租房174套。

□新闻现场

“真有点不敢相信,我们‘摇\’到属于自己的家啦。这是我们的大喜事!”在中心城区打工多年的夹江县“80后”小伙刘通达一直租房住,每月500多元的房租要消耗掉他近1/4的收入。能分配到公租房,刘通达和妻子都特别高兴,一家人盼着早日搬进新家,开始新生活。

今年,乐山市扩大保障性住房普惠人群,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纳入到公租房保障范围。市本级首次针对农民工家庭举行了专场公租房实物配租摇号活动,现场另外236户农民工家庭和刘通达一家一样,全部“摇”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住房。

与刘通达“摇”到新房不同,63岁的赵伦均和93岁的母亲今年正式住进了位于老城区中心的棚改还房小区——草堂人家。宽敞透亮、配套完善、保暖性强的新家,让母子俩乐得合不拢嘴。

住了一辈子旧居的赵伦均老母亲对棚改新居的感受最直接。“以前那房屋建在洼地,稍微下点大雨,水就倒灌,整个屋就泡在水里,我们都嘲笑自己退化成了猴子,成天住在水帘洞。屋子还紧挨着老式公用厕所,臭气熏天,呆在屋里很难受。”说起过去的生活,老母亲老泪纵横。“最让人难受的还有那四处透风的墙。”赵伦均老母亲说,棚改前的房屋很陈旧,木质结构,很多地方都已朽坏,修补也没用,一到冬天就成了冰窖,冷得让人寒心。“屋里电线等设施老化,所有取暖设备都不敢长时间用,怕造成火灾。看着老母亲受苦,我什么都做不了,别提多愧疚。”赵伦均有些哽咽。

“这房子,不仅让人身体暖和,更让人心里暖和。”赵伦均说,享受棚改政策只补了6000元钱,以前30多平方米的老屋就变成了72平方米的公寓,他和母亲两人住着很宽敞。“这房里水、电、气、光纤啥都有,厨房、厕所还简装了,拎包就能住,省了不少钱。我们添了电视、冰箱等电器,买了新床、新家具,还铺了地板,只花了不到3万元,整个家就大变样了。自从搬进这屋,老母亲心情好,身体更硬朗了。上下有电梯,进出有保安,买东西方便,休闲娱乐有地方……”谈起新家,赵伦均喜笑颜开。

□记者手记

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民生连着民心。面对深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乐山市历来高度重视,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住房保障覆盖面,注重规划设计,加强质量监督,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形成市政府总揽协调、职能部门和各县(市、区)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全市住房保障实现“加速跑”。在保障性住房分配中,乐山市注重以人为本,始终坚持阳光操作,让越来越多住房困难群众喜圆“安居梦”“安心梦”。

住房保障,暖民心,聚民力。

新闻推荐

依法治县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尹瑶记者:夹江县采取哪些措施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廖克全:全县上下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以四中全会召开为新起点,全...

夹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夹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喜圆群众“安居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