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乡干部入户访谈
提前投产的“盛世东方”生产线正在抓紧生产
加宽后的陡坡,行车更安全。遇见难题绕着走,碰到矛盾就溜边……在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后,一部分官员萌生了少为少错、不为不错的思想,“为官不为”这种另一种形式的腐败悄然滋生。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夹江县把整治“为官不为”列为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的保障要素。
近日,记者走进夹江的党政机关,看到了干部职工埋头干事;走到生产企业,看到了干部作为带来的喜人成果;走到田间地头,看到了干部敢于作为,给老百姓带去的实惠和满意;走在夹江大地,看到了夹江切实开展“为官不为”整治行动带来的勃勃活力……这些的背后,让人体会到的是创新务实的夹江智慧,以及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夹江决心。
整治“为官不为”
夹江运用“疾病治疗法”
“整治‘为官不为\’和治病是一个道理,先要确认病兆,找到病根,再对症下药。”该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德文和县纪律监察局长王利兵告诉记者。
夹江县委县政府深刻地认识到,“为官不为”看似没犯大错,但首先影响了全县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如果蔓延开来,政策无法落地,将严重阻碍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危害无穷。去年初,夹江县根据省市要求启动“为官不为”专项整治行动,着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等部门从梳理教育实践活动收集上来的意见、群众信访举报及纪委查办案件中发现的问题等途径入手,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为官不为”的“病兆”。领导干部不担当、一般干部不作为、“二线干部”不发热、考核杠杆不顶用……相关部门对“为官不为”的“病兆”细化分类,研究分析,找出“病根”所在。
“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务员不称职的行为有惩处规定,但许多‘为官不为\’的问题,往往处在处罚的边缘,时常让纪委监察部门监督起来存在碍障和乏力情况。”王利兵说。找准“病根”后,经反复研究,夹江县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职人员问责办法(试行)》。该办法从执行公务、服务群众、工作效能、廉洁自律四大方面明确了问责事项。该办法还针对情节轻重精心设计了9种问责形式:从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取消当年评优资格直至停职检查、免职。
随后,夹江县先后又针对上班网上娱乐等情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处理办法,每种“为官不为”情形都有对应的处理问责形式,并与干部选拔、评优、部门考核等挂钩。这一系列的办法让监督工作有据可依,犹如一剂猛药,让“为官不为”者不敢“不为”。王利兵告诉记者,针对上班时间网上娱乐情形,相关办法印发后,纪委进行了四次暗查。第一次暗查中发现6名违反规定的人员,均依据相关办法进行了严肃处理。在后三次暗访中,纪委人员均未发现上班时间网上娱乐的干部职工了。
李德文介绍,在治病根的同时,夹江县推出了“小院坝、大舞台”、“结对子、挂牌子”、“干部上电视公开承诺”、“去机关化”等多项活动,“倒逼”干部职工争做好干部。这些无异是一剂“补药”,让干部职工远离“为官不为”这一“疾病”。整治行动中,夹江县摸索出了一条将“忠诚、干净、担当”内化于心,将成功经验、做法固化于制,最终确保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外化于形的“三化”并进的路子。
根治“为官不为”
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如果不是干部走下来,这些问题不可能这么快就解决了。”在土门乡江祠村二组史家沟(小地名),村民史齐锐告诉记者。江祠村村道原来是一条2.5米宽的村道,随着汽车的普及,村道上无法会车。情况更遭的是,史家沟段有一段长三四百米的陡坡,坡陡弯急,曾经发生过农用车连货带车翻入山下沟中的事,村民开车或骑摩托车经过时都小心翼翼。
去年4月,土门乡多名乡干部突然造访他家,询问家庭情况、经济情况、目前的困难、未来的打算。史齐锐说,当时他提出了村道出行难的问题,乡干部立刻表态,将积极争取政策,早日解决这一难题。去年下半年,村道改造工程动工了,368米的陡坡加宽到了4米,村道上增设了13处错车道。村道改造村民除出了少部分土地,没让他们集资一分钱。
“这一年多来,干部们真的帮我们做了许多实事……”采访中,附近干活的村民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我家扩大了2亩茶叶种植面积,乡政府派人来做技术指导;我家经济困难,给我家办了低保;我们村的两座危桥,也是乡干部下来了解后解决的……
在土门乡政府,记者看到了几本厚厚的入户访谈记录,每一页上都记录着乡镇干部入户询问的情况,农户的打算、困难、急需解决的问题,及现场处理的情况,下面还有村民的签字。该乡党委书记杨勇介绍,这是该乡结合夹江县“为官不为”整治行动开展的“入户访谈、流动办公”活动,让乡干部和村干部走进农家小院,倾听群众呼声,能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带回乡上,在每周的民情分析会上研究解决,需要协调上级部门的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对接。该活动开展一年多来,该乡干部入户访谈1200余户,解决群众问题1300余个。此外,土门乡每周三定期开展“夜学讲堂”,提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让群众多跑路;执行周末轮流上班,方便群众周末办事……
夹江县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行动以来,该县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做法,通过倒逼作为、引导作为,形成了良好的政治生态。许多乡镇和部门涌现出了大量成功经验和做法。夹江县人民检察院依托建设“忠、和、勤、刚”的检察文化,在全国检察系统率先设立了群众服务中心,开创了职务犯罪“双向预防”工作机制,全院检察干警敢担当、敢作为。今年初,该院被荣记四川省公务员集体一等功。
官员“主动作为”
助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如果没有政府干部的主动作为,我们可能现在还在修建厂房……”在盛世东方陶瓷有限公司忙碌的生产线上,副总经理胡灵感叹道。胡灵告诉记者,“盛世东方”立项、选址、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厂房建设中,该公司决定引进产能更高、产品质量更高的生产线,变更了项目计划。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变更手续顺利完成了,但因变更项目后厂房建设的需要,需迁移厂区内一条高压线路。如果厂房修到高压线路所在地段时,这条高压线迟迁一月,就会造成工程停工一月。
在这紧急时刻,夹江县委、县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多次现场办公,协调解决这一难题,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将高压线路迁出了厂区。今年1月,“盛世东方”年产2000多万平方米瓷砖的两条生产线均已投产,从进场到投产仅耗时19个月,比公司计划的24个月建设工期,缩短了整整5个月。
在“为官不为”整治行动中,该县把争当“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落实到服务地方经济、确保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工作上来。去年,该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全市前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全省成都平原类县区第五位,连续两年获得全市综合目标考核第二名,县域经济发展、农村深化改革、“走基层”等经验在全省会上交流。
记者 欧军 文/图
新闻推荐
三江都市报讯(记者赵芳莹)日前,夹江县公安局组织治安管理大队和漹城派出所,采取定期检查、临时抽查和突击检查的方式,对城区各宾(旅)馆进行治安大检查,进一步提高旅馆业治安管理水平,及时消除各项安全...
夹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夹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