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关注本报“转型升级2015三重奏”相关报道昨(23)日起,本报推出“转型升级2015三重奏”大型新闻策划,首期以《拿什么留下你,来自八方的游客?》为题,报道了乐山旅游面临留不住游客的困惑。对此,广大市民热切关注,发扬城市主人翁精神,分析原因,积极为乐山旅游建言献策。
建议举行旅游活动增加旅游项目
市民姚泽友:乐山旅游留不住游客,这一难题困惑乐山已久,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耍法单一。
以乐山大佛为例,游客到景区游玩,一般半天就可以搞定,随后大多选择直接离开。与乐山大佛紧邻的嘉定坊、嘉州长卷平日冷清,逢年过节的庙会质量又不高,往往卖些杂七杂八的小吃,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
成绵乐客专开通后,方便了外地游客来乐,但游客来得快也走得快,随着车次的增多,乐山要留住游客将越来越难。
我认为,乐山旅游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举行一些有意思的旅游活动,形成常态,比如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大佛节,旅游部门可广泛宣传,提前发布具体活动安排,告诉游客来乐山有什么好看、好耍、好吃的,吸引游客前来。同时,增加旅游项目,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
整合乐山旅游资源合理串成线路
市民李幼玲:乐山旅游资源丰富,除了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峨眉山,还有犍为小火车、沐川竹海、峨边黑竹沟等,每一个都值得称道,但是这些旅游资源没有形成合力,往往单打独斗,这对旅游资源是一种浪费。
希望旅行社能把乐山的旅游资源合理串成一条条旅游线路,供游客选择,这样游客将领略到更多“乐山味道”的风光与风情,在乐山停留的时间自然会增加。当然,各个景点也应该抓住自身亮点,开发出更多有特色的、好玩的项目,吸引游客。
古镇旅游的成功经验借鉴但不照搬
市民张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爱上了古镇游,丽江古城、西塘古镇、乌镇、宏村、同里古镇等,吸引着众多游客,人们除了欣赏其独特的风貌,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享受那份远离城市的喧嚣、沉浸片刻宁静的心境。
乐山不乏古镇旅游资源,但除了犍为县的罗城古镇,其他古镇几乎都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市中区的苏稽古镇,五通桥区的西坝古镇,犍为县的清溪古镇、罗目古镇鲜为人知。乐山应该多学习其他古镇旅游成功打造的经验,但不可照搬,要有自己的看点,让游客有欲罢不能的理由。
打造服务完善的自驾游基地
市民赵涵: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了,自驾游成为许多人出游方式的首选,每到节假日,我们总能看到乐山各大景区停放着外地牌照小车,但由于自驾游“想走就走”的特点,想要留住这部分游客更不容易。
乐山还没有一个叫得响的自驾游基地,建议在离景区不远且风景秀丽的地方,打造一个停车、露营、休闲等服务完善的自驾游基地,让自驾游客可以停留下来。
景区定位要有所分化
市民万明华:这是一个“快餐时代”,如果能够快速游览景区,我们为什么不呢?我们在丽江、大理能够呆上一周也不腻,在宜宾蜀南竹海、乐山大佛呆上一天就离开,这是景区特点所致。
我觉得在景区的定位上要有所分化,适合快游的,就做好快游服务;适合慢游的,硬件、软件都要跟上。比如乐山大佛留不住人,那我们就换个思路,乐山美食又多又美味,令广大吃货垂涎,我们能不能建一个本土美食城呢?不仅可以尝遍乐山美食,还提供乐山特产,供游客带走。峨眉山避暑很吸引人,炎炎夏日,在峨眉山零公里农家乐住上十天半个月,不冷不热,风光好、空气好,呆着就不想离开,那么就应该想办法开发旅游项目,让游客有得耍,耍得舒心。
记者罗晓玲文/图
新闻推荐
帅气的“文哥”日前,家住翡翠社区紫云府小区的杨女士,从犍为县一狗贩子手中,以400元的价格救出一条待宰的金毛犬。把狗救下后,她将其寄养在乐山联合宠物医院,并努力寻找其主人,杨女士希望狗的主人...
犍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犍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