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是此次征文活动中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许多征文作者表示,教育减负不仅是减学生的负,还要减家长的负。近日,记者采访到来自犍为县石溪镇的征文作者帅志刚,他认为,应该将教育减负真正落到实处。
孩子上学要花多少钱?
说到孩子教育,帅志刚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我是一名普通工人,一家三口外加母亲和岳母共5人。我月收入3000元,老婆月收入2200元,母亲退休金800元,岳母退休金1000元,月收入共计7000元。按理说,这些收入过日子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没那么简单。”帅志刚说,每月除去房贷2000元(为了孩子读书才买房的)、生活费2000元、日常开销1500元,每月还剩1500元,按理说一年下来还能结余18000元,每年买几件新衣服、节假日外出小玩一下还是可以的。
“其实不然,因为这些钱还不够儿子读书用的。”帅志刚接着计算儿子的学习费用:在一所私立学校上学的儿子今年学费为8000元,课本费、校服费、保险费等共计1000元,其他杂费500元,午餐费1500元,课余再学个吉它,一年4000元。算到这里还剩3000元,也自有用处。
孩子为什么不能不补课?
据帅志刚的了解,现在孩子补课大体上有两种形势,一种是专业补课,一种是个别在职教师补课,补课费用在80元/小时至120元/小时之间。
“同事的女儿每周补一天英语,1小时收费120元,一年下来就是6240元,还没有算假期补课的费用。另外,在校期间利用自习课补课的学生,每学期1500元,一年下来也要3000元。”帅志刚分析道,孩子补课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家长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二是孩子自己有种从众心理;三是个别老师暗示甚至要求学生补课,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得不补。“所以,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只要家长还能负担得起,大部分家长还是选择让孩子补课。”
而对于现在社会各界要求为学生减负的呼声,帅志刚认为,减负的行动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我还是看见小学生背的书包快赶上体重,初中生的作业和试卷就没完没了,高中生的课程也越来越多……”帅志刚说,“我感觉考试带来的压力还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越来越低龄化。在面对孩子小升初的考题时,作为一名本科生,我都觉得惭愧,因为许多题我都不会做。要不是有互联网,让我在儿子面前情何以堪?”
对教育减负提出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帅志刚对教育减负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要改变教育负担过重的现状,首先要改变公职教师的现状,“以富养廉”不失为一种过渡手段。提高公职教师待遇之后,坚决禁止公职教师开班补课等违规行为,一旦发现应予严肃处理。
其次,要杜绝校外补习问题,教师们应该在课堂上尽心尽力的将所有内容都传授给了学生,消除补课需求,再由相关职能部门规范、整顿校外培训补习机构。
第三,应充分整合教育资源,逐渐降低民办学校费用,将九年制义务教育费用降到最低。
最后,应切实完善相关教育制度,重在落实。逐步降低考试对教育的影响,避免“一考定终身”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记者 钟成甲
新闻推荐
塘边留下一双死者的拖鞋5月29日傍晚,市民张女士和彭女士打进本报新闻热线称,乐山市犍为县定文镇上场村有一学生为救落水同学,结果把同学救起来后,自己却丢了性命。随后,记者核实到,该报料属实,...
犍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犍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