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犍为新闻 > 正文

农村产业发展还需“因地制宜”

来源:乐山日报 2015-05-22 21:45   https://www.yybnet.net/

■施永

【编者按】

这是一篇自然来稿,我们将其放在“理论探讨”专栏。从整篇文章的立意来看,作者通过深入调研,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规模发展的当前态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个见解未必很新,但却很能说明问题。它能让我们在一味地“加快发展、成片开发”的进程中,停顿一下,仔细思考一下决策是否科学?是否因地制宜?是否失之主观?

理论版需要理论创新和升华,更需要建立在实践和调研基础上的经验之谈。

前不久,我随家人去农村走亲戚,感觉到农村正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过去的土路硬化成了水泥路,交通便捷了;过去的农房经过风貌整治,外观漂亮了;农民的生活设施更完善了,特别是“土毛坑”改成了“水冲厕”,农民的卫生习惯已正在悄然养成;更有几位乡村大嫂学城里人,晚饭后跳起了“广场舞”……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相信过去落后、贫穷的农村定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晚饭后听老表们摆“龙门阵”,大家普遍感到生活变好了。说到收入来源,主要还是靠外出务工。大老表是泥水匠,去城里搞建筑,月收入4000多元;二老表在浙江宁波打工,收入已3000多元。

老表们最头痛的是村里安排种茶叶,种下去了无人管,该采茶时无人采,一说起此事,一家人意见都很大。老表家去年分了2亩的种茶任务只完成了0.8亩,今年又分了1.5亩,要种只有把山林改造后种茶,但劳动力都出去务工了,家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感觉到压力很大。大表嫂说前几年春茶还能卖50-60元一斤,但今年村里张老三第一批春茶只卖40多元,一个多月后就垮到十几元一斤,连付请人采茶的工钱都不够。大老表说种茶不赚钱,但今年的种茶任务还是想办法完成,不然不好给村上交账。

我是一位长期在农业口工作的老兵,听到农村百姓的喜和忧,十分感慨。在农村产业发展上,我们过去曾经有过一些教训,往往以主观定客观,好心办坏事。当前,一些地方为了百姓增收,打造规模效应,正在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我结合了解到当前一些地区的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有如下思考:

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适不适合发展,适合发展多大规模?这是从事农村产业发展首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简单说就是要“因地制宜”。适不适合发展,要科学考察当地土壤、气候、环境、劳动力等诸多因素,有的地方适宜发展,但最适宜的区域规模只有几千亩,种出来的才是优质农产品;有的地方能够发展,但不是最适宜发展的地区,种出来的农产品肯定不是最优质的。有的地区不适宜发展,即便种上了,要不是长势不好,就是产量不高,品质较差。大规模种植,一是要考虑该品质适宜的区域;二是要考虑市场因素。就茶叶发展而言,只要是酸性土壤(PH值4.5—6)都适合发展茶叶,但只有海拔高、云雾多的山区才能生产出优质名茶。有的农村地区为完成种茶任务,大面积发动老百姓种茶,结果由于缺乏劳动力,种茶季节无人种,产茶季节无人采,更有甚者,在碱性土壤上强制种茶,结果是成活率低,生长缓慢,更不可能产出优质名茶。市场是决定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农民发展积极性就高。反之,产业发展就会失败。现代农业也告别了过去“小而全”的传统农业模式,现代农业发展要么是背靠大市场,要么是依托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否则就会重复过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失败的老路。

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几年时间就解决了“吃饭”问题,但随后进行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地方就不免有盲目性。今年生姜的市场好,政府就号召农民大力发展,结果市场价格下跌,出现销售难问题。一些地方急躁冒进,今年发展2万亩,明年要求发展5万亩,层层落实指标任务,结果是逼迫基层弄虚作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科学规划,盲目上规模,导致市场无法消化,价格下跌,农产品销售难。科学规划就是要在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什么的基础上,再根据市场需求,依托龙头企业、专业经济组织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不能一味贪大求多。据最新资料,乐山市某个县原本只有几千、万把亩茶叶,一下子规划三年内要发展到几十万亩。为完成目标任务,县主管部门逐年将任务分解下达到乡镇,乡镇下到村,村下到户,“县乡发展有目标,人人头上有指标”。农户无法完成,乡镇只好弄虚作假,“村哄乡,乡哄县”,其结果是上报数据与实际茶叶种植面积相距甚远。

农村产业发展,需要龙头带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现代农业发展时期。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是依靠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特别是农产品销售,如果没有稳定的市场,产业就无法健康发展。小规模农产品可以在市场鲜销,但成千上万亩农产品在市场鲜销就很难了,这就需要培植龙头企业,通过加工保鲜,延长产业链,增大销售半径。近年来,乐山市壮大了竹叶青等几家较大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随着企业的扩张,前几年带动了全市茶叶产业较快的发展,但近几年随着全市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龙头企业对偏远地区、县的带动能力明显减弱。过去春茶鲜叶一斤可卖50—60元,现在只能卖到30—50元,更有甚者,三月下旬以后的茶叶采下来不够工钱。为此,各茶叶主产区应积极扶持发展本地龙头企业,通过发展壮大本地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需与旅游业配套。当前“乡村游”、“农家乐”、“自驾游”等到农村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旅游项目方兴未艾,“住农家店”、“吃农家菜”,更是吸引城市人的旅游休闲项目。建议农村产业发展,可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把农村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一是办“农家乐”,让城里人去产业园区呼吸新鲜空气,品特色无公害“农家菜”。二是开发旅游纪念品,选择当地的名优农产品通过精包装开发成旅游纪念品,供游客品尝和购买。同时也可以在网上销售优质农产品,一方面宣传品牌,另一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建设优质农产品“超市”,销售新鲜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增大市场份额,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助农增收。

(作者单位为犍为县人大常委会)

新闻推荐

犍为:教育扶贫惠及农村贫困生

本报讯(张易学)“政府帮助娃娃读大学,这下我们不愁了。”近日,犍为县部分乡镇扶贫行动小组来到新民镇凉坪村,上门向一贫困户宣传教育扶贫等措施,并开出致富良方,该贫困户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夸赞“党...

犍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犍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村产业发展还需“因地制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