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清
金秋时节,我带领犍为县作家协会会员一行17人,对我县进行了“***宣传”采风活动。9月19日上午8点30分,汽车从古韵十足的县城开出,沿岷江而上到达马庙乡,然后进入风光秀丽的芭马峡谷。白露已过去11天,凉爽的天气给人一种惬意。一阵阵雾霭在桫椤遍布的峡谷里萦绕,从那桫椤谷的千沟万壑旁流出叮咚的泉水,淌着诗意和古韵。金犍大地,真是一个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地方。
上午9点30分,我们翻山越岭,来到芭沟镇工农村五组宋兴正的家,了解到“***”已进村入户。宋兴正的女儿今年考上了大学,正在眉山读书,由于家庭困难,政府实施的教育扶贫将给予学费补助和生活补助。宋兴正和妻子严素琼为这困难之事得以解决,一家人的脸上笑开了花。
中午12点,我们来到石溪镇河西村,站在宽敞的山坡上,村支部书记林生阳指着脚下的土地高兴地对我们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村实施的是产业扶贫,你们看,这里的大片土地上已种上了许多花木和水果,河西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林生阳说到这里时,正值中午的阳光照在他脸上,阳光在他的脸上撒下了花朵,笑得是那么灿烂。下午1点30分,我们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来到河西村十二组村民李德云家,李德云的妻子许淑兰长期患有肾病,在这次县上***政策的实施中,为许淑兰解决了低保,县地税局一位领导专门来帮扶,给一家人买来了五十多只鸡,发展养殖业,帮助他们走脱贫之路。
下午3点,我们驱车来到马庙乡小村五组,走进村民杜承林的家中。杜承林满怀感激地告诉我们,他家因儿子长期患病,家庭生活困难,这次乡政府的一名干部来帮助他,已给他家买来了30多只鸡。据说下一步,乡政府还将会送猪和羊来发展养殖业,帮助贫困户搞活经济。杜承林笑呵呵地不停地对我们说:“我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在采访的途中,副乡长张兵向我们介绍,马庙乡在这次***工作的开展中,通过全乡调研之后,针对大山区域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农户的需求,因地制宜,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犍为县***行动十大政策措施》出台后,县上把资金进行统筹,经纪委全程监督购买、发放,确保了扶贫资金落实到农户手中。
下午4点,我们走了一段崎岖的山路,来到马庙乡小村一组艾文华家,见到这名50多岁的妇女。丈夫因患鼻咽癌去世,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艾文华身上,家里也因病致贫,欠了一些债务。这次,政府给她家买来了30只鸡,送来50棵李子树,让她家发展养殖业和果木。她笑容满面地告诉我们,政府的扶贫政策让她从丈夫去世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下午5点,我们到达塘坝乡塘房村。站在塘房村的大山上,俯瞰山下,岷江河自上而下在山谷间划出了一条蜿蜒的飘带,波光闪闪的水面上雾霭悠悠地越过山冈,一座高架桥自东向西横跨江面,气势是那么轩昂。在大山上俯视金犍大地,看到的是一片生气盎然,让人的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塘坝乡一位姓陈的美女副乡长带着我们在大山上一路走一路看,介绍塘坝乡***扎实开展的情况。村支书廖永贵告诉我们,过去的塘房村山高路陡,路不通,如今村组全通了水泥路,在政府扶贫政策的指引下,村里这片大山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全部用来搞种植业,让村民可以在当地务工就业。明年大家再来看时,一定是花园满山,果木成林了。在塘房村采风期间,我们还走访了三组的贫困户杨富胜,八组的贫困户残疾人周全开,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扶贫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在他们脸上,我们看到了发自内心的笑靥。
9月20日上午8点,我们一早从县城出发,来到九井乡鱼滩村九组村民罗大辉的家,了解到他家里一个在孩子上大学,一个在读小学,家庭生活困难,正当他为孩子们读书交不起学费万般无奈之际,政府的***政策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罗大辉竖起大拇指不停地夸奖说:“如今的政府好,为民办事,为民解困!”
上午9点30分,我们来到鱼滩村一组村民邹登元家。邹登元一家是特困户,其因是邹登元几年前患有严重的腰腿疾病,完全丧失了劳动力,15岁的女儿又患病在家。为此,全家的重担全压在妻子祝茂芬身上。而祝茂芬则是一副弱小的身子,体重只有六十多斤,一米三的个子显得是那么弱不禁风。可是,当我们和祝茂芬交谈起来时,她却侃侃而谈。她虽瘦小,但内心是强大的,她的内心深处始终保持着一种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一种志气。她的目光中一点没有乞求我们的怜悯。她笑着对我们讲:“别人或许看不起我这个样子,但我可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如今,政府已给我们家解决了低保,我们非常感激。我们一直没有去取过,想把它存在那里,等急需时才用。”在邹登元家,我们在祝茂芬身上感受到中国妇女质朴的本质,她们不等、不要、不靠,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一个希望的家。如今,政府给祝茂芬家送来了一头母猪,让她发展养殖业,母猪已生下13只小猪崽。因为祝茂芬在养猪方面有一手,在她家的猪圈里已有5头三百多斤重的大肥猪即将出售,其中有一头是数月前政府送的。当我们要离开祝茂芬家之际,她说了一段话让所有人深深地感动,她说:“政府帮助了我们,我们还必须要靠双手努力,只要把嘴巴滚起走,有吃的就行。”她说完之后,脸上绽放出阳光般的笑容,那笑容是一种感到知足之后快乐微笑的花朵。啊,这就是中国普普通通却又闪耀着光华的妇女,她们一生中生儿育女,修房造屋,过着简朴的生活。“把嘴巴滚起走就行”这句话是多么令人感动!这来自田野的语言,散发出令人信服的芳香,那是中国劳动妇女最原始的光芒,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向祝茂芬投来敬佩的目光。她这种人穷志不穷的精神,说出了自立脱贫、自强脱贫、争先脱贫、我要脱贫的心声,刚好吻合了县里“十大扶贫措施”中“扶贫先扶志”的理念。我们向她致敬!
当天,我们在九井乡还走访了长山四组村民车立文,以及长山六组村民邱农友,车立文和邱农友两个贫困户家庭分别都有县乡干部专门来帮扶,分别给他们送来了扶贫的温暖。他们对我们讲,是党和政府给他们带来了关爱和希望。
下午1点30分,我们来到清溪镇沉犀村二组,走访了身残志坚的王维红,在这次政府的扶贫政策中,政府已给他解决了低保,但他要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家门口摆了一个小摊点做点小生意,镇政府的帮扶工作人员还给他做了一个活动的货柜。
9月22号,我们来到公平乡,上午11点,我们走进公平乡仁义五组村民吴光明的家中,冒着雨后泥泞路滑的地面,满地的黄色粘土泥,脚上的鞋底粘上了几斤重的泥土。当我们进吴光明家中,看到一位78岁的老太太坐在轮椅上,据说已瘫痪了18年,旁边还坐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老人苍白如纸的脸色表明已是久病沉疴。这两名老人是吴光明的父母,公平乡的党委书记江丽琼告诉我们,这户贫困户是县领导专门帮扶的对象,县领导已前后3次来过这里,嘘寒问暖,为这一家人搞产业扶贫、医疗扶贫、基础扶贫、就业扶贫。这天我们来,正遇上公平乡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前来义诊,医务人员身着白大褂,忙碌着给老人免费测血压,作心肺检查,抽血化验。
走出吴光明的家,我们又前往仁义村四组村民吴君才的家。这也是一户因病致贫的农户,吴君才的妻子吴伯容患癌症数月,县领导也前后3次前来帮扶,搞医疗扶贫,帮助这家人解决实际困难,还买了3只羊送给他家放养。
走访了这两家贫困户后,我们来到了大山上,看到山坡的土地中葡萄遍野,足足有200多亩,核心区修有产业水泥道,可供游人进入采摘自然的原生态水果。江丽琼指着这片葡萄园愉快地告诉我们,扶贫先扶产业,有了产业,乡亲们才会富起来。今后,公平乡的产业发展将采取“山上林茶间种和名贵树种相结合,山下宜花则种花、宜果则种果”的产业之路。
据我们了解,如今,公平乡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组成了驻村帮扶工作组11个,截至目前下村人次已达800余人次,针对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确保扶贫解困起到真正的效果。
几天的采风活动中,每走一家贫困户,我们都会看到墙上贴有一张暖红色的卡,卡片上方写着“犍为县结对认亲、帮扶解困、情暖万家联系卡”。卡片内容清楚地写上了“帮扶对象、结对帮扶人、主要贫困原因、主要帮扶措施”。
通过几天的走访,我们看到犍为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政策深入人心,扎扎实实地在开展,成效明显。每走一地,我们都会看到一朵朵扶贫之花在金犍大地上盛开。那花朵是开在贫困户脸上充满希望的笑容,一朵朵开放得是那么灿烂。
新闻推荐
■纪志南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犍为,“***”,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制定“十大措施”,迅速深入,助推落实,全县展开。犍为,“***”进行时,机制创新,扶贫克难,减贫攻坚...
犍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犍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