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姚理强 王玉国)近年来,犍为县伏龙乡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产业扶贫,特别是针对全乡贫困户中因病、因残导致丧失土地耕种能力致贫,而造成土地荒芜、农作物无人管理等问题,创新土地管理模式,提出“土地托管”,实现了农户土地租金+分红+劳务多重收入的目的。
据悉,传统的土地托管,就是农民将自己的土地交由他人代为进行田间管理与种收。与土地流转不同,托管后经营权仍归农户,种啥农户说了算,收获的粮食也归其所有。
而伏龙乡的“土地托管”,主要采取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主导,贫困户土地入股(或直接收租金),委托经纪人代为管理,经济收入按比例分配。在资金投入上,主要采取“帮扶单位帮扶一点、乡政府支援一点、村委会筹集一点”的模式,来解决资金难题。在选取项目上,以全县打造“两乡一都”为契机,结合伏龙地形、地貌、土壤等因素和种植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茉莉花和茶树种植。
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在该乡丛林村试点运行,现已托管茉莉花25亩、茶叶80余亩,解决了该村12户因病、因残贫困户无劳力耕作问题。现在,伏龙全乡已托管100多户农户的土地500多亩,采用茶李套种、茉莉花、核桃种植等模式,实现贫困户增收。
下一步,该乡将依托“土地托管”模式,扩大规模,建立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村委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新模式,最大化地帮贫困户规避市场风险,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坚实后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尹瑶)今年春耕备耕以来,市质监局紧扣农时,把作为2016年打假“第一战役”,将农资执法打假工作列为执法打假责任制中的重要任务,重点查处无证生产磷肥、复合肥和制售劣质肥料的违法行为;查处假...
犍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犍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