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公众对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环评工作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现开展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
一、项目概况
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位于四川省岷江干流上,闸址位于犍为县新民镇。主要任务是以航运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航电结合,兼顾其它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规模属二等大(2)型航电枢纽工程,船闸、航道等级为Ⅲ等。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为317.00m,最大闸高43.0m,装机容量480MW,总库容3.24亿m3。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由枢纽建筑物、库区防护工程、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辅助工程、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工程、环境保护专项工程等。
水库淹没涉及犍为县和沐川县10个乡(镇)、3个社区44个行政村240个村民组。涉及土地总面积2086.23hm2,淹没影响直迁人口2326人。枢纽工程永久占地涉及犍为县5个乡(镇)、3个社区28个行政村166个村民组,永久占地区征收土地总面积557.25hm2,永久占地区涉及直迁人口2920人。工程临时用地区征用土地总面积468.79hm2,临时用地地区涉及直迁人口1361人。本工程搬迁安置移民人口共6790人,主要采取集中安置点、后靠建房、分散插迁建房等搬迁安置方式合理安置。
工程施工工期65个月,静态总投资为148.86亿元。
二、环境质量现状
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2680m3/s,年径流量为845亿m3。
根据监测结果,评价区的环境空气、声环境和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均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工程区环境质量较好。
评价区域分布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省级保护鸟类5种,未发现两栖、爬行动物和兽类有保护物种。
评价江段历史记载有3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鱼类——中华鲟、达氏鲟、白鲟;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鱼类——胭脂鱼;11种四川省级保护鱼类、38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本工程下游8km~岷江河口岷江干流73km天然江段河段及支流越溪河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水生生态现状调查,保护区内鱼类资源以鲤、鲫仍占渔获物中主体,其余多为小型种类。其中以鲇形目类群居多,常见的有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粗唇鮠、切尾拟鲿、鲇等。
三、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施工期影响分析
水环境:施工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在非正常排放情况下,会对水体水质有一定不利影响。
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爆破、砂石加工系统粉尘和车辆、施工机械的燃油尾气以及施工交通道路扬尘等。
噪声: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开挖爆破、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和、辅助企业生产等施工活动。
固体废弃物:工程弃渣量为1468.57万m3,生活垃圾产生量为9.65t/d,固体废物乱堆乱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生态环境:工程占地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植物生物量损失。同时,施工活动产生的噪声、扬尘、废气等将对施工区附近的野生动物产生干扰,使该区域的栖息适宜度降低。
3、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水文情势:工程建成后,库区水域面积增大,流速减缓;水库枯期维持高水位运行,按照不低于最小流量900m3/s下泄,保证通航和下游生态用水,同时具有日调节功能和上游不稳定流调节作用,保证下游鱼类重要生境的水文情势稳定。汛期维持低水位运行,按照来水量下泄流量,基本不改变下游的水文情势。
水环境:根据预测,工程建成后水库基本满足水功能区要求,出现富营养化的可能性不大,水库水温结构为混合型,不会对下游水温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水库蓄水将淹没库区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植物、植被,淹没和压缩动物栖息地;工程建设导致水文情势发生变化,改变了水生生物及鱼类的栖息环境,使鱼类组成和生长繁殖受到影响。
社会环境:工程建设可解决岷江航运瓶颈问题,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成渝经济区发展和改善区域生态及水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环境敏感区:在航电运行下泄流量变化对下游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河段鱼类重要水生生境等产生一定影响,减轻工程建设及运行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保护下游鱼类自然保护区水生生境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四、预防和减轻影响的对策措施
生态流量保证措施:本工程属于低水头径流式航电工程,施工期基本不改变下泄流量,初期蓄水期通过24孔泄水闸控泄不低于900m3/s的生态流量,运行按照生态联合调度的要求通过发电基荷+泄水闸下泄生态流量。
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航电梯级建成运行后,加强犍为县城库区污染源监管和防治,以及航运管理和水质监测工作。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生生态保护措施包括栖息地保护、人工增殖放流、仿自然通道、科学研究、加强渔政管理等。陆生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设置陆生生物保护警示牌,对受淹没影响的古大树进行移栽。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选择先进、低尘的施工工艺,及时进行洒水降尘,做好绿化,施工人员采取劳动保护措施。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设立警示牌;对振动大的设备使用减噪槽、减振机座等;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弃渣运至指定渣场,生活垃圾定期收集外运至犍为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在切实落实环评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保护要求后,工程建设的不利环境影响可得到缓解,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六、公众查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任何关注本项目建设、受本项目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均可在公示登报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查阅本公示及环评报告简本,并采用书面形式把意见和建议用电话、信函、传真或者电子邮件方式或直接送到建设单位与环评单位。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意见范围:公众对本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
公众范围:受拟建工程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或关心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其他公众。
主要事项:设计、施工和营运期的主要环境问题;公众希望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拟建工程的态度等。
八、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四川岷江港航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大石西路231号附1号邮编:550000
联系人:席宁 电话:0833-2459656 邮箱:xining88@sina.com
九、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兴黔路16号 邮编:550081
联系人:陈工 电话:0851-85388310 传真:0851-85388300 邮箱:44344079@163.com
四川岷江港航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6年5月26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尹瑶)日前,市纪委通报了5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
犍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犍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