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查获的冰毒片剂昨(17)日,三江都市报记者从犍为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获悉,经过近半年不懈努力,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运输、贩卖毒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缴获的冰毒片剂(俗称“麻古”)23098.5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乐山市单案查获数量之最。
铤而走险“私吞”毒品
小朱,犍为县纪家乡人。
2013年,小朱独自来到重庆。他没有找工作,而是开了一家赌场,除了抽取“油水”外,还亲自参加赌博,梦想能一夜暴富。然而,在一次赌博中,小朱输掉了所有的财产,并欠下了几百万元的巨额赌债。为了尽快还债,小朱铤而走险,加入了当地一家贩毒集团。
2015年5月初,小朱获悉,该贩毒集团从老挝购入一批冰毒片剂,已经借道云南,即将进入重庆。“如果这批麻古全部出手,可以卖1000多万元。赌债也能还清。”小朱心里盘算一阵后,决定“私吞”这批毒品。他立即给老乡小美(化名)打电话,让对方找五六个人帮忙“跳货”(转移毒品),报酬为每人10万元。不久,小美带着5位老乡来到重庆,与小朱汇合。
5月5日,一辆运南瓜的货车抵达重庆。从外观上看,这辆货车十分正常,但车厢里藏着冰毒片剂。当天,小朱指挥小美等人,瞒着贩毒集团其他成员从货车上将伪装成竹笋的装有冰毒片剂的9个货箱卸下,用商务车转运至郊外的一出租房内藏匿。小朱取走了2块冰毒片剂用于贩卖,剩余的冰毒片剂则在2天后由“马仔”小赵和小美押运回犍为。
奋战半年破获毒案
冰毒片剂被“黑吃”,在贩毒集团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为了躲避追杀,小朱主动“消失”了。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犍为警方在日常工作中获悉了这一线索,立即向乐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汇报。
“绝不能让这批毒品流出乐山危害社会!”市县两级公安禁毒部门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了联合专案组,全力以赴开展案件侦破工作。一部分民警前往云南、重庆等地侦查,另一部分民警留守犍为,进行拉网式排查。
通过摸排走访,一位被小朱称为“幺爸”(两人无血缘关系)的中年男子走进了警方视线。民警发现,小朱“消失”前与该男子联系频繁。经过艰苦细致的排查筛选工作,民警从成千上万的居民信息中确定了小朱和“幺爸”的身份,并初步判断这批冰毒片剂就藏在纪家乡。
2015年6月底,一组民警在侦查中发现,有两名吸毒人员准备前往纪家乡进行毒品交易,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警方此前的推断。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没有选择立即动手,而是继续等待更好的时机。与此同时,另一组民警在走访中也获悉一条重要线索,小美曾于5月邀约5位老乡去过重庆。出发前,他们对家人声称是“挣大钱”,但仅仅过了2天就返回了犍为。从收集到的情报信息来看,警方确定小美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2015年7月16日,各项抓捕条件成熟后,专案组决定“收网”。民警在小美家夹墙的米坛里搜到冰毒片剂37块,并于当天下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小荣和小张。7月18日,主犯小朱在云南省丽江市被民警抓获。7月19日,小美迫于压力到犍为县公安局投案自首。
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民警又先后将犯罪嫌疑人小云等人抓获。2016年1月4日,民警在乐山市中区一出租房内将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小颜抓获。至此,涉及此案的10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警方也打掉了一条从云南至重庆再到乐山的贩毒链。
(文中姓名均系化名)记者 龚启文
新闻推荐
犍为县下渡沙坝小学王华涛小学科学,是科学启蒙教育的最基础学科。在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培育创新能力的今天,注重学生动手、动脑探究科学的本源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三方面注重学生的探...
犍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犍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