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若辰 王爽 文/图
4月7日下午5点半,井研县千佛镇梅家湾乡11组村民杨晓萍的小卖部依然热闹着,前来找她帮忙缴纳养老保险的村民还在陆续地到来,每人手里攥着一张卡。
一台转账电话机就摆在木头柜台上。划卡、输入、确认……杨晓萍熟练地操作着,为2位村民办好1000元的转账业务,只用了不到1分钟的时间。“我买的两瓶酱油和一箱牛奶,也刷卡嘛。”村民李安平的交易账单从转账电话顶端输出来,他确认签字后离开。忙碌的杨晓萍俨然拥有了银行职员的专业手法。
杨晓萍家小卖部里的这个“家庭银行”,可以为村民们提现、转账,还可以划卡结算购买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物品的费用。“这个转账电话方便得很,村里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不用再跑大老远去县城存款、取款、打款了,有时候,在小卖部买东西就可以顺便完成这些事。”杨晓萍告诉记者,这在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在家乡农村从事“新潮”的银行业务,杨晓萍带着几分得意。她的这部“惠农通”转账电话,每天可以操作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单笔不超过20万元的转账业务。通过这部转账电话,每笔金额在1000元人民币以下的小额存取现、无论地域及金额大小的转账,与只要是“惠农卡”内金额的消费,村民足不出村就可办理。
“以前给儿子缴学费,要跑到县城,如果要得急又遇上下雨的话,那才跑得着急。”村民杨春萍回忆的这种状况随着“家庭银行”的出现将消失。在偏远地区,由金融机构提供的“电话+卡”直达乡村“最后一公里”,彻底改变了当地的农村金融生态。数据显示,这样的转账电话,目前在乐山全市农村已安装8949部,40.45万张“惠农卡”已发放到农民手中。
新闻推荐
省残联与井研县研城镇三合村“手拉手心连心”本报讯(记者李丹)“春节前,我们可以搬进新家了!”12月26日上午,乐山市井研县研城镇三合村,66岁村民刘清仙拉住前来走基层的省残联工作人员连声致谢。刘大爷...
井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井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