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乐山 今日犍为 今日井研 今日夹江 今日沐川 今日峨边 今日马边 今日峨眉山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今日井研 > 正文

对话四川大学教授王小红 同宗同源的文化共同体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0-05-08 01:58   https://www.yybnet.net/

杜甫塑像。图据杜甫草堂官博

放在历史坐标看,巴蜀文化最了不起的时候是在两宋。

那是一个真正巴蜀同风、文化同源的时期。

文/化/同/源/考

巴蜀同风、文化同源在宋代形成鼎盛

封面新闻:巴文化和蜀文化在早期是不一样的,二者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如何才成为内涵相对一致的文化共同体的呢?

王小红:嗯,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如此。虽然,巴和蜀同处于四川盆地这一共同的地域之内,在“肇于人皇”时“同囿”,亦同属于《尚书·禹贡》所说的“华阳、黑水惟梁州”之地。但是,巴文化和蜀文化(前面说了,川东称巴,川西称蜀),在早期存在较大不同。这两者后来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融合、逐渐缩小差异,才成为内涵相对一致的文化共同体。

古代的文献当然有很多记载,说巴蜀古人在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比方说,早期的巴人,“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其好古乐”,“善祭祀”,“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早期的蜀人,至五大古蜀王之第五王开明氏时,蜀人还“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但在开明氏后,“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这个时候,蜀地文化似乎落后于巴。

秦灭蜀后,搞大移民,“移秦民万家实之”,在成都“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使秦风大化于蜀。蜀中“多斑彩文章”,“与秦同分,故多悍勇。在《诗》,文王之化,被乎江汉之域;秦豳同咏,故有夏声也。”尤其是西汉蜀郡守文翁“教民读书法令”,中原文化逐渐成为蜀地的主流文化之一,蜀文化成为与齐鲁文化齐名的地方文化。同时,受蜀影响,“巴、汉亦化之”。此时,蜀在主流文化上似乎优于巴,而巴人则以善战名冠全国,如居渝水的賨民,“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而涪陵郡(治今彭水南)“人多戇勇”,“无蚕桑,少文学”,所以常璩概括此时的巴蜀之别为“巴有将,蜀有相”。一武一文,巴与蜀可谓十分互补。

放在历史坐标看,巴蜀文化最了不起的时候是在两宋,可以说是一个鼎盛期。此时蜀地“庠塾聚学者众”,“文学之士,彬彬辈出焉”。翻看《宋史》发现,里面为巴蜀人立传者达158人,而《四库全书》中所存宋代川人文集竟达30余家,都集中在蜀地。中江苏舜卿、眉州“三苏”和王称、成都范祖禹、井研李心传、丹棱李焘等都是蜀学的代表人物。在巴地,北宋时的渝州(治今重庆),“大凡蜀人风俗一同”。

宋代,巴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哪里?在顺庆府,也就是今天的南充,文献称“儒风尤盛,人物间出”。

宋代是一个真正巴蜀同风、文化同源的时期。这从士人的学术交游也可得到印证。

比如北宋初期,经过张咏等历任治蜀官员的兴学荐士,巴蜀大地读书求仕蔚然成风。到北宋中期时,巴蜀地区涌现出大量文人学者,他们相互间学习交游的圈子不断扩大,出现了以华阳范氏、眉山苏氏、梓州文同、成都吕陶为核心地位学者的交游圈,地域主要集中在蜀地(宋代多称西川)。

两宋之际,重庆涪陵人谯定,他初学《易》于南平(今重庆南川)人郭曩氏,而郭曩氏“世家南平,始祖在汉为严君平之师,世传《易》学”,表明蜀人移向巴地(宋代多称东川),融蜀文化于巴。谯定后又学于程颐,创理学“涪陵学派”。我手里有张《谯定学术源流图》,可见他的学术交游圈,以东川人为主,同时也有张浚、张行成、吕凝之等西川人。而张浚的学术交游圈,亦是跨蜀与巴两地的。

宋代以后至今,巴与蜀、成都与重庆,除了在人才类型及数量方面略有差别外,两地习俗已相差无几,学术文化更渐趋一同了,真正成为“关起巫山峡,巴蜀是一家”。

因此,四川盆地虽然有盆东之巴好武、盆西之蜀好文的传统,但二者相对又互补。巴蜀学者通过交游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两地及周围文化互相渗透、融合,共同促进蜀学的发展,使蜀学颇具包容性。

文/化/互/动/记

文化名流往来两地留下传世之作

封面新闻:不同历史时期,巴蜀文化互动如滔滔长江从未停止,尤其一些文化名人往来两地留下传世之作。是这样的吗?

王小红:是。讲这个问题前,需要说明一点:历史上的移民对川渝两地的影响非常重要。秦汉以来见于文献记载的较大规模移民就达十余次,如秦商鞅之师、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的尸佼,因避难而入蜀,创作出《尸子》一书,可谓蜀学起源阶段的一部力作;秦惠文王、始皇迁六国豪侠于蜀,秦有罪之人如嫪毒、吕不韦舍人等罪谪入蜀,以及汉之罪人如淮南王等入蜀,带来中原文化,加速了蜀学的主流化。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就更热闹了。先有刘焉、刘璋率领的荆州人士入蜀,后有刘备、诸葛亮军政集团入蜀,接着还有西北略阳、天水六郡十万余流民入蜀,以及南方僚人入蜀。唐宋时期,有玄宗、僖宗因“安史之乱”“黄巢之乱”入蜀带来大量文人画家,有五代时从中原移来的花间派诗人韦庄、画家孙位等。这样大量的、多地的移民入川,必定带来多区域与多元文化的融入。举个例子,巴地的古老“万里巴渝曲”(杜甫诗)是蜀地的“蜀国弦”、四川清音和蜀派古琴的来源,而蜀王的“陇归之曲”又是远传巴地的《竹枝》。晚唐长安杜陵人韦庄入蜀,成为蜀中“花间词”鼻祖,花间词派影响后世词曲创作深远。川剧虽起源先秦,唐代便有“蜀戏冠天下”的美誉,但现代意义上的川剧,却是在宋元南戏、川杂剧、元杂剧的基础上发展的,尤其是明末清初移民入川,南北声腔剧种相继流播于四川各地,到清代乾隆时,本地车灯戏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5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四川成为大后方,重庆在后期还成为陪都,数以百万计的全国各省人士涌入,数十所高校和文化机构避难于此,成为移民入川的大续写。历代各类移民、各色人才,携带着各种思想文化入蜀,犹如百川汇流,与本土文化交流互动,使巴蜀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局面。

封面新闻:不同历史时期,巴蜀互动的例子很多,请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王小红:首先是大禹。他生于西羌,为蜀地,娶重庆巴县涂山氏之女为妻,她是巴人。大禹治水由蜀到巴,再向东迁徙,不但体现了巴与蜀互相交流、认同、融合,也表明巴蜀在华夏文化形成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谭继和先生也指出,巴人与蜀人祖先,同夏禹部族一样,同属高阳氏颛顼一系。蜀夏同源,巴夏也是同源的,夏文化迁走东部独立发展,不同流了,但巴与蜀两支文化却同流发展。到东周时期巴文化与蜀文化就混同一体了。例如,船棺葬俗,巴蜀都有,是同流而合俗的。

唐代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都深受巴地与蜀地奇山异水与文化的熏陶,同时又为巴蜀文化增添了瑰丽光彩。李白,出生和成长于巴文化与蜀文化交汇之地绵阳江油,直到二十五岁时才沿江而下,过巴地,出三峡,从此离开巴蜀。

杜甫的人生轨迹似乎与李白相反,一生的最后约十年时间生活于巴蜀大地。他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日从同谷(今甘肃成县)入蜀,踏遍了四川盆地的东西南北,多数时间定居在蜀中文化中心成都,近两年时间在梓州(今四川三台)一带生活。765年5月,杜甫从成都乘舟沿岷江南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戎州(今四川宜宾)、泸州(今四川泸州),然后沿长江东下渝州(今重庆)、忠州(今重庆忠县)、云安(今重庆云阳)、夔州(今重庆奉节),在巴地逗留了约两年半的时间。他一生写了1400余首诗,仅在成都就作了约475首,占总作品数的三分之一;到夔州又做了410首诗,因此在巴地所作诗,也占总作品数的三分之一。

又如近代的郭沫若,他生在蜀地乐山,除客家人祖籍渊源外,他的外祖父杜氏是重庆市开县人。邹容是巴人,但受的是蜀地的教育。邓小平、陈毅两位当代巨人出生在巴与蜀交汇地带,同样具有刚柔、文质兼济的文化性格。

专家小档

王小红,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儒藏》《巴蜀全书》《宋会要辑稿》《三苏全书》《成都通史》等大型项目的科研工作。撰述和编著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新闻推荐

通光村:机械化插秧助春耕

机械化插秧,提高了耕种效率。本报讯(记者杨心梅文/图)“哒哒”作响的插秧机在农机手操作下熟练运转,运送秧苗的递秧人穿...

井研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井研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对话四川大学教授王小红 同宗同源的文化共同体)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