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澍(右二)和乐山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发放慰问品21日下午,载着满车的花椒苗和彝族新年来临前的慰问品,“第一书记”甘澍和乐山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驱车4个半小时,来到了甘澍的驻村工作点——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朝阳坪村。驻村工作3个月来,作为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甘澍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把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带进村里,并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在一步步踏实的发展规划和效益分析下,朝阳坪村151户、753人脱贫致富的目标越来越清晰。
考察学习
为村民寻找致富途径
朝阳坪村距离马边县城33公里,农田面积900亩,耕地面积300亩,属山地地形,全村平均海拔1100米。该村辖两个村民小组151户753人,属纯彝族村。大多数家庭由于没有劳动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原因致贫,一些家庭吃饭穿衣都很困难,其中建档贫困户31户,共133人。
摸清“家底”后,甘澍发现,除了缺衣少穿,当地群众最大的困难还在于没有可以致富的经济来源。甘澍在驻村期间,与村主任阿巫布日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工作,她带着阿巫布日到雅安市汉源县考察学习花椒种植技术,希望给村民找到致富的途径。
今年10月19日,通过与汉源县的农户几番磋商,在朝阳坪村种植花椒一事变得可行,这也得到了市文化馆的大力支持,市文化馆员工自发捐款10000余元现金,准备对口帮扶朝阳坪村。随后,由市文化馆出资,从汉源县购得6600株花椒苗和10株大樱桃苗。
21日下午,当甘澍一行来到朝阳坪村,部分贫困户早已在村委会等候。村民们领到了慰问品和花椒苗,十分欣喜。
记下愿望
要为村民拍全家福
阿巫布日和甘澍向村民们耐心讲解,将学到的花椒种植和管理方法传授给村民们。据介绍,3至5年后,每株花椒能够产生四五百元的经济收益,此次共种植6600株花椒苗,每年能够给全村带来几百万元的收入。花椒一旦上市,将由市文化馆组织销售。
发完慰问品,讲解完花椒苗的栽种办法,已经是下午6点过。甘澍又走访了离村委会较近的几户贫困户,看看前不久市文化馆送过来的旧衣物是否已经分发完毕,孩子们还缺少什么。很多村民和孩子们都表示,他们从来都没有拍过照片,拍一张全家福,是他们在彝族新年最大的愿望。甘澍想着,如何在下个月带一台照相机和冲洗照片的机器,给村民们统一拍照,送给他们。
因地制宜
打造朝阳坪村生态旅游
朝阳坪村虽然贫穷,但是环境优美。今年9月,甘澍以朝阳坪村第一书记的身份,邀请了市摄影家协会以及市文化馆的摄影家,深入朝阳坪村,对村况地貌、人文风情、自然风光进行了实地拍摄创作,为今后的旅游开发宣传做好铺垫工作。“摄影成片将用于市文化馆赴各地流动展览宣传,用于大竹堡乡党委政府办公楼环境装饰美化布置,用于乡中心校和朝阳坪村村委会办公室环境装饰美化布置。”甘澍告诉记者,对口自己的特长,搞这样的活动旨在从乡村各处营造生态文化旅游氛围,逐步提高村民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回到村委会,甘澍和阿巫布日商量,11月上旬,朝阳坪村的红叶季节,再邀请新一批摄影家赴村创作拍摄。待明年1月雪花飞舞,5月杜鹃花绽放季节时,又将开展新一阶段的拍摄。“力求将朝阳坪村一年四季的不同美景,在专业摄影家的精心创作下,以最丰富的作品呈现给更多的朋友,吸引他们来到朝阳坪村参观旅游,以此带动该村经济发展。”夜幕降临,甘澍望着云雾缭绕的山峰说。
致富新路
喂养“丛草鸡”
朝阳坪村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马铃薯。畜牧养殖有鸡、猪、牛、羊等,现有土鸡1500只,羊1780只,牛182头。针对朝阳坪村的现有产业经济现状,在花椒种植的基础上,甘澍认为该村还可以喂养高山优质土鸡7000只,户均50只以上,以此进一步带动村民发展致富。
甘澍告诉记者,今年6月,阿巫布日试养了200只“丛草鸡”,小鸡满山跑,完全原生态放养,现在160余只已经能够上市销售。甘澍和村干部下一步带领村民致富的新路径,便是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购进深山土鸡蛋,孵化小鸡,引导全村共同养殖“丛草鸡”。
甘澍驻村工作数月,拿着彝族常用语言手册,这位“80”后城里女孩儿,虽然还不能够完全听懂彝族语言,但是已经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彝语。甘澍还和村干部、村民建立了日渐深厚的友谊。“从基础常规工作到项目规划发展,均已经全面铺开,并逐项落实。”夜晚,甘澍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梦想,充满了希望,她坚定地说,工作在持续开展,项目在稳步推进,脱贫致富的梦想一步步清晰起来!明天,朝阳坪村将会更加美好。
记者 张波 文/图
新闻推荐
爱心物资运到马边三江都市报讯(记者张波摄影报道)在彝历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近日,乐山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会员来到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朝阳坪村,在蒙蒙细雨中为156户村民送去了节日的问候与祝福,还...
马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边彝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