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村彝家新寨
绣娘展示围巾上的刺绣
会步村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玩耍昨(9)日上午,乐山全市扶贫开发暨彝家新寨建设现场会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参观了该县荍坝乡会步村彝家新寨、民主乡玛瑙村苗家新寨、民主乡光华村彝家新寨。代表们沉浸在村落的优美景色之中,了解村中卫生院、幼儿园的情况,在村中电子商务服务点,大家还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电商平台,纷纷关注并打算购买……
一村一景致、一村一幼儿园、一村一电商、一村一卫生院,“四个一”让代表们感受到汉、苗、彝族群众相同的扶贫项目,又各有千秋的新生活。
会步村彝家新寨感受山中现代生活
代表们首先参观了会步村彝家新寨。去年9月动工,今年10月全面建成,经过彝家新寨建设,会步村村貌焕然一新。三江都市报记者了解到,2014年,会步村彝家新寨实施住房建设75户,其中:统规自建32户、农户自建28户、改建15户;新寨内配套实施了院坝硬化、公共排污、村内道路、活动广场、垃圾池、公厕、便民房、四合院、景观亭等工程和附属设施建设。
荍坝乡党委书记邓崇俊表示,不仅是上学,通过新寨建设,会步村的村民们还可在村里解决看病、办事、就业等问题。此外,今年村里还以产业培育、支撑彝家新寨建设,带领村民种植了580亩白竹、360亩油桃和200亩茶叶。
代表们不仅参观了会步小院,还走进村民家里,感受当地老百姓的新居新生活。
玛瑙村苗家新寨苗族文化旅游助增收
代表们随后来到了民主乡玛瑙村苗家新寨。“喂嘞家……背呦嘿……”歌唱苗家新生活,欢迎远方宾朋的苗家歌曲《我们的名字叫苗族》,银铃般在山间回荡,热情好客的苗寨村民,穿上艳丽喜庆的民族服饰,一边唱着歌,一边向代表们献上美酒,以示欢迎。
玛瑙村是乐山市境内唯一一座苗寨村落,发展苗族特色文化旅游,留住远方宾朋,是村里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举措。
2013年8月,苗家新寨建设启动,去年年底建设完工,一年过去了,苗家新寨有了怎样的变化?
走进苗家新寨,云遮雾霭,云上苗岭有了仙境般的感受。苗家新寨占地50亩,共对50户家庭的房屋进行了改造,房屋统一建成两层楼房,外表极具苗族房屋特色,走入其中,又有现代别墅的气息。
广场上,苗寨老乡吹着芦笙,围成一圈,跳起欢快舞蹈。
“这是苗家芦笙舞,是我们苗族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它和篝火晚会、花山节一起,被称为苗寨文化的三张名片。”村民陶德华介绍说。
陶德华是玛瑙村村民,当地提出发展苗族文化旅游后,他开办了苗家乐,今年3月份开张,主要经营中餐,仅此一项,目前营业额就达到4万多元,纯利润1万多元。来光顾的游客,大多来自马边县城及周边城市。
目前苗家新寨共有7家苗家乐,像陶德华一样经营餐馆的还有两家,其余四家是苗家客栈。
还有哪些扶贫项目呢?代表们走入马边花间刺绣合作社。
马边花间刺绣合作社成立两个月,在苗家新寨和烟峰镇分别设立两个工作室,骨干成员6人。短短几个月时间,刺绣合作社已经培养出基础绣娘1000多人,技艺精湛的绣娘有100余人,这些绣娘都散落在马边各镇、乡、村中。
据介绍,刺绣合作社以对外接收订单后,设计师设计样品,样品通过审核后,返回工作室制作刺绣工艺品的模式,使得只能穿戴在身上的传统苗族、彝族刺绣,在保存传统技艺之上,设计大胆突破,融入围巾、抱枕、手机套等终端生活用品当中,实现刺绣的审美多元化、全方位生活化。
“像我们这款围巾,现在还没有定价,不过绣娘一天之内就能完成,而市场价值可以使得绣娘在一天之内赚到100元。”刺绣合作社成员纪文迪介绍说。
代表们还参观了该村电商平台,才成立几天的苗家新寨电子商务服务点,已经卖出去几单土特产。服务点的工作人员请代表们在电脑上访问网店,了解网络销售渠道。
光华村彝家新寨文明新风吹进村
离开苗家新寨,代表们来到民主乡光华村。
来到光华村,广场上正在开会,台上台下喜笑颜开,原来当天是金辉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派发红利的日子。
据介绍,光华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以支部为龙头,鼓励外来大户股东入股,广泛吸收农户参与,于2014年4月成立了民主乡光华村金辉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折价入股土地、租用土地、流转土地等形式建设合作社,土地面积近11亩,年出栏生猪1000头,生产仔猪1200头,种兔场笼位3051个。合作社现存栏母猪42头,仔猪、育肥猪200多头,成立一年来出栏肥猪500多头。合作社引进长毛兔种兔400只、肉种兔120只,现存栏毛兔1060只、肉兔1000只、生产兔毛0.8吨。
当天合作社102名成员,领取红利共计16万元,人均收入1568元。
在光华村村委会,代表们详细询问了光伏发电项目情况。
据介绍,7日,马边彝族自治县首例光伏扶贫发电设备(共3套)全部投入运行,并网发电。其中一套设备,就安装于光华村村委会。该设备投入运行后,不仅能满足村委会的日常办公用电需求,剩余发电量还将通过马边供电公司电网外送,每度电将获得0.42元的国家政策补贴和0.442元售电费用收益。
当天恰逢村中有村民举办婚礼,代表们前去送上祝福。同时,代表们了解到,这里的村民结婚,只需要收5万元彩礼,相比过去十几二十万的彩礼,降低了很多,原来,这都多亏《村规民约》,约定婚嫁聘金不得超过5万元,礼金不得超过2.5万元。村民们都喊轻松!
在不少房屋外,写有彝族谚语。“勤劳的姑娘,长在小伙子的眼睛里;能干的小伙子,装在姑娘的心里头。”“一家人要穷,只需三根烟杆;一家人要富,只需三把锄头”等。这些彝族谚语墙突出了民族文化特色,起到了励志、教育、感恩、警示的作用,对彝族群众养成健康文明好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记者潘媛媛魏玉婷文/图
新闻推荐
现场交流“目前,已经为671户贫困户提供帮扶资金67.1万元,同时提供和引进项目资金近35万元,惠及9个村577户共1837名贫困村民。”这份统计数据,来自乐山市人社系统***工作台账。2015年,该局组...
马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