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鹏(右)帮村民赶羊上山■ 本报记者 张清 文/图
3月3日,记者来到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白岩湾村。眼前明媚的春光洒满了彝乡的山坡,山间白色的玉兰花、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正艳,山间的土地上已经播种下了作物,有的村民在地里为刚种下不久的茶树施肥,一群群山羊在山间喝着山泉吃着青草,处处洋溢着春天的勃勃生机。市城管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梅鹏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一边介绍该村的脱贫攻坚之路。
力促产业发展
当天下午2点,在村里一处人群聚集的地方,市城管局派驻白岩湾村帮扶工作组种养殖业技术培训会准时开始。梅鹏忙着组织村民们坐好听课,为村民们介绍请来讲课的畜牧专家,再为村民们发放养殖资料和驻村帮扶亲情卡,培训结束后他又耐心地为一些不识字的村民们讲解所发放资料上的养殖技术。
梅鹏今年26岁,间隔数月,小伙子肤色变黄了,做事讲话也更干练,俨然本地人。“来到村里,我们组组走、户户见,大到村庄规划、小到锅碗瓢盆,逐家逐户摸情况、听意见,自然与村民们熟悉了起来。”梅鹏说。
大竹堡乡白岩湾村属纯彝聚居村,是省定贫困村,有贫困户67户。该村地形多为高山沟壑,农业生产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水平。除了耕种收入外,村民主要是靠一年一度的采集竹笋和外出打工收入来维持日常生活运转,增收困难。
要致富,产业助。驻村帮扶工作组对村级产业进行深入调研,2015年为村里的村民及贫困户共发放了1145只羊,目前全村共养殖山羊2465只。“本次专门组织了培训会,希望能从技术和思想上推动村民们科学养羊致富。”梅鹏说,对于种养殖技术培训,已经做了专门的规划,希望转变群众的观念。
除了山羊养殖,经过考察论证,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一起进行村级农牧产业规划,准备重点推行魔芋和猕猴桃种植。并准备对该村深山地区自然生长的大量野生猕猴桃、核桃进行包装、打造,对外销售。目前已联系四川稻洋农业有限公司乐山分公司进行产品口感测试、营养分析和市场调研。
狠抓基础设施
脱贫攻坚,基础设施要先行。在2015年度全村“彝家新寨”项目建设中,梅鹏与村干部实地走访查勘建房户选址、建设工作,同时做好对群众的政策宣讲、解释答疑,目前全村78户建房户的新房建设基本完工。
驻村帮扶中,梅鹏发现该村牛堡山、大窝凼组通组公路现有水沟设施较为滞后,雨季积水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村民希望改变现状。他积极向派驻单位市城管局汇报争取经费,目前扩建600米水沟、修建200米冲沟的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在村两委办公场所旁,由驻村帮扶工作组申请、市城管局援建的村文化娱乐场所已经投入使用,围墙上,张贴着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一封信、驻村帮扶工作组信息公开栏等。
在驻村帮扶工作组办公室内,墙壁上的白岩湾村“问题”“原因”“脱贫”台账一览表格外醒目,该村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情况、帮扶措施、计划脱贫年限等一目了然。梅鹏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一边念念不忘道:“烂坝儿组3公里通组道路未修建,白岩湾组通组公路有1公里未修建、1公里未硬化,2公里连户路还未修通。我们已经拟定建设规划,报送县级相关部门,极力协调市县资源,争取项目资金。”
对于“第一书记”的驻村帮扶,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党委副书记潘宏评价:“‘第一书记\’积极发挥了政策引领员、党建指导员、扶贫专干员、资源协调员、监督管理员的‘五员\’作用,带来的思想及对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开阔了群众的眼界及农户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思路,同时带来了很多发展项目,带动了村上的工作积极性,增进了干群关系。大家非常欢迎。”
2015年度省定贫困村“第一书记”考核中,梅鹏被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考评为优秀。“我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村民自身、社会各界的努力,白岩湾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彝家人将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梅鹏在微信公众号上吐露着心声。
新闻推荐
志愿者教孩子们画画本报讯(记者张家华文/图)为迎接“学雷锋纪念日”的到来,3月3日,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高石头村小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亲情电力——爱...
马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