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图:刘若辰 王爽 田为 彭国平 彭松
蓝色天幕下,青山掩映间,青瓦黄墙配以红黑相间民族图饰,彝族风情浓郁入人心田,笑容绽放,歌声悠扬……9月21日,我们刚走进峨边县哈曲乡解放村,就被一幢幢傍山而立的彝式新居带进了大自然的童话世界。
在乐山小凉山腹地,彝家新寨将许多村落装点为“世外桃源”。
乐山市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正是以彝家新寨建设为抓手,短短两年时间,最贫瘠的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9月20日,2011年彝家新寨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完成70个村5688户住房建设,完成投资4.7亿元;2012年62个村规划全面完成,住房在建农户2377户,完成1740户,完成投资2.1亿元。
而彝家新寨只是载体,十大专题项目齐头并进的立体扶贫,将叩开彝区小康之门。
乐山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给出的数据令人振奋:建设增粮增收示范工程0.32万亩,茶叶产业基地0.7万亩;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投资112.99万元;职业教育扶贫学生资助3000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283人次;农村公路完成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82.1公里;新建和整治渠道6.2公里,解决农村人饮安全0.66万人;完成城市和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及五保集中供养敬老院投资3582.6万元;免费开放2个公共图书馆、3个文化馆、45个乡镇文化站,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800场……截至8月底,2012年10个专题共完成投资39837.7万元。
奋力实现彝区“三年大变样、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让彝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已成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共识。彝家新寨秀色多,彝乡画卷意正浓。以彝家新寨建设为载体的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实现了民族经济迅猛发展,彝汉儿女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迈出越来越坚实的步伐,彝乡将真正实现“千年跨越”。
新闻推荐
□陈欣本报记者王爽“周婆婆,重阳节快乐!”10月23日清早,98岁高龄的孤寡老人周尚珍一听见这熟悉的声音,顿时来了精神,乐得合不拢嘴。这份熟悉来自10年如一日的关照。自2003年乐山电业局共产党员服务队...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