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解困 民政情怀
□吴梦琳 本报记者 刘星 文/图
11月9日,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街道竹公溪社区低保户杨秀华来到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签到”。杨秀华拿出存折对记者说:“以前来领现金,现在钱都打到银行存折上。你看,上个月我的低保费由360元涨到390元了!”
申请:
3次公示3次入户4次审核
2009年,杨秀华递交了低保申请。当时她已与丈夫离异,腿部不太方便的女儿又患上精神病。由于女儿需要专人照顾,刚刚农转非的杨秀华没有时间和精力忙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从递交申请到拿到第一笔低保费,杨秀华用了近30个工作日,其间经历了3次公示,3次入户调查,还有4次审核。社区、街道和区民政局分别都要进行公示、审核和入户调查。
“我们现在都是明暗结合调查。”乐山市市中区民政局副局长陈静说。为了防止低保冒领,民政工作人员炼就“火眼”,“房子的锁生锈没?要是生锈了说明这里不常住人,申请者又怎么可能长期居住在这里。”
除了民政系统内部的调查和审核外,低保申请者还要接受社会监督,3次公示都张贴在申请者的住所附近、社区办公点和街道办公点附近,群众有异议的,可以拨打公示电话举报。
复核:
动态管理,车房都要进入审核
“低保是动态的,生活困难的群众要进来,生活好转的要出去。”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何晓明解释,“进来的程序和出去的程序基本相同。”
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从香介绍,在每个月例行的“签到”中,社区工作人员都会跟低保对象聊天。“比如听他们说工作找到了,有退休金了,我们就会再次启动程序,看是否还符合低保条件。”
2005年开始,乐山市民政局还联合当地房管局、车管所和人事部门联合开展了每年为期2个月的集中复核。“我们提供低保对象的姓名和身份证号,房管局和车管所就配合我们调查是否拥有房产和汽车等,如果有房有车那肯定要取消低保资格。”陈静介绍。
何晓明表示,目前省民政厅也正在抓紧制定相关办法,将低保申请者的审核范围从收入扩大到房产等。
分类救助:
全力帮助困难群众
不符合低保要求的要退出,确实困难的群众则又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走进乐山市市中区竹公溪尖子巷8号小区,杨秀华的家除了床、桌子、柜子以及基本的生活用品外,几乎再找不到其他东西。杨秀华母女俩不仅没有收入来源,女儿每月吃药还需要花费不少钱。
“她的情况核定为二类低保,就是在标准低保的基础上再上浮40%。”竹公溪社区民政员杨秀珍介绍。“二类低保”是乐山按照全省实施分类救助要求,根据低保对象家庭困难程度实行不同程度救助分类。根据救助对象的家境情况,最高可比低保上浮50%进行救助。针对物价上涨或临时变故等情况,民政部门则采取与CPI挂钩的联动机制或发放一次性补助等方式进行补贴。
“必须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上,找准办法,切实帮助他们。”省民政厅副厅长杜小炎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爽)12月6日,乐山市城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工程进展到了长青路一带,岷江东岸和斑竹湾段的施工也正同步进行。今年3月开始实施的该工程已完成近三分之一的工作量,计划2013年11月全线完工,城市...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