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乐山新闻 > 正文

告别“铁饭碗”,造出“金饭碗” 改革为四川歌舞添动力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4-12 16:20   https://www.yybnet.net/

4月11日,2013年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的第一场比赛在四川省歌舞大剧院拉开帷幕。翻开决赛赛程表,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绵阳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参赛单位一栏里,“公司”两个字占据半壁江山。

2012年,全省各地国有艺术院团陆续转企改制,告别“铁饭碗”,从“养人头”到“养项目”,从“等市场”到“找市场”,体制变革倒逼机制创新,让四川歌舞活力四射。

“养人头”变“养项目”

养出舞台精品

省级艺术院团最早扔掉“铁饭碗”的,是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9月转企改制后,省歌迅速改变机制,从节目创排到演员薪酬,都跟着项目走。“以前是旱涝保收、平均主义,现在演员工资和排练、演出挂钩,演得多拿得多。”省歌总经理刘斌说,为此,公司每月在排练房门口贴上考核单进行公示。

省歌的剧目创排,是通过项目制来进行。“每年将所有项目拿出来,召开专家讨论会,哪个成熟就上哪个。”刘斌告诉记者,为让剧目与市场契合,省歌还整合公司和社会的创作、演出等优势资源,改变固有生产模式,推出“比选”新机制:公开征集优秀创作人员及创意方案,通过专家评审选拔符合市场要求的精品搬上舞台。采用“比选”机制创作的《大美四川》,如今已是省歌的“拳头”产品。作为此次舞蹈新作比赛开幕式演出的舞剧《川茶铺子》,也是这样创排出来的。

变“养人头”为“养项目”,2012年8月才转企改制的乐山市歌舞团,同样“养”出一部精品——2012年10月,以项目合作方式,与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节组委会共同投资创排的舞剧《断层线》在墨尔本艺术节上演。“这个有20多年历史的艺术节,每年都有大量中国剧目申请参加,但只有孟京辉《恋爱的犀牛》和《断层线》两部剧目成功登上艺术节舞台。”说起这个项目,乐山市歌舞团团长吕勇眉飞色舞。

“等市场”变“找市场”

联手打造“金饭碗”

奇怪的是,今年舞蹈新作比赛,获奖大户乐山歌舞团没有参赛。吕勇告诉记者,是因为他们太忙。

去年,乐山市歌舞团连续创排了《断层线》和《沫若少年》两个大型剧目;今年4月8日,新创排的歌舞节目《美丽乐山》又开始公益巡演。“一方面,我们正和加拿大的演出商洽谈《断层线》商演的事;另一方面,《美丽乐山》公益巡演的同时,还在积极寻找新市场。”吕勇说。

对于吕勇的忙碌,刘斌深有感触:“以前只要完成任务就生存无忧。现在身为企业,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多渠道寻求演出市场。”她告诉记者,以前创排一台节目要申报项目、向上要钱、等批复,生产出来之后才考虑市场。现在则首先衡量剧目是否有市场才投入创排。

另一方面,跳过自身短板,借专业团队找市场,建立“创作——销售”的产业链条,也成为许多院团的选择。

2011年3月,省歌牵手四川省演出展览公司,由省演对《大美四川》进行代理营销。两个多月时间,《大美四川》在云南、广西、湖北、上海等7个省(市)的11个城市进行了17场商业巡演,收入近400万元。创作与销售的强强联合,硬是把《大美四川》打造成一只“金饭碗”。

而和乐山市歌舞团合作的墨尔本艺术节组委会本身就是一家演艺机构,拥有剧目创排、生产、宣传、营销的丰富经验。《断层线》在墨尔本演出之后,还将于今年9月中旬前往新西兰进行为期一月的演出。

从一张工资单看院团改制

4月8日晚,省歌创排的舞剧《川茶铺子》在锦城艺术宫首演,记者在后台见到了正在化妆的韩小虎,他在《川茶铺子》中扮演“说书人”。小伙子剃光了头发,青亮的头皮配着浓眉大眼,显得十分机灵。

韩小虎2006年进入省歌,亲历了省歌改制前后的巨大变化。“改制前,普通演员底薪只有五六百元,加上演出费、排练费,每个月不超过4000元。”韩小虎说,那时,他们是坐等演出任务找上门,不用把心思花在市场营销上。演员们虽说“旱涝保收”,但是由于“蛋糕”太小,所以每个人分到手的相当有限。如果某个月一场演出都没有,那就只能拿底薪。“以前那点钱,汽车、房子想都不敢想。收入惨淡的时候,连方便面买回来,都不敢马上吃。”

2009年9月,省歌由“剧院”变身“公司”,成为四川省深化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首家试点单位。省歌打造精品节目,加强自我营销,走出一条赛场与市场并举的道路。

省歌的华丽转型,让韩小虎尝到了甜头。他乐滋滋地告诉记者,演员、编导两肩挑的他,如今底薪就有4000元,加上演出费、排练费等,月入万元并非难事。“忙的时候,每个月有四五场演出。”在韩小虎看来,最重要的变化是大家的付出和收入成正比,大家也更乐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舞台和艺术上了。

对于未来,韩小虎非常乐观。“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些事情,现在敢想了,并且已经开始规划。”他真诚地告诉记者,希望省歌今后越来越红火,让大家能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记者观察

要“破”更要“立”

成语说“不破不立”,但推倒很容易,建立却很难。

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摔了演员的“铁饭碗”,新的“饭碗”在哪里?这需要“立”。

“立”什么?于人,要建立新观念、新视野、新思维;于事,则需要建立新制度、新体系——打破“以行政为中心,以得奖为目的”的院团生存模式,建立以观众为中心、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的院团经营管理体制。

在记者看来,不仅被改的人需要“立”,管理方同样需要“立”。对于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主管部门有“扶上马,送一程”的说法。这个“送一程”不仅要送钱,更应该送政策、送环境,为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营造一个适合发展的良性生态。

本栏撰文 余如波 本报记者 张良娟本栏图片 自贡市歌舞曲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新闻推荐

628套经适房与限价住房公开摇号

本报讯(记者刘若辰)5月11日上午,2013年乐山市市本级第一批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摇号活动在乐山广场举行,628户家庭通过电脑摇号确定了对应房源。早上7点20分,乐山广场早已人潮涌动。上午8点,在相...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告别“铁饭碗”,造出“金饭碗” 改革为四川歌舞添动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