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若辰 王爽
原长7.1米、宽1.4米,200多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重现乐山大佛开凿的宏大场景……10月30日,在纪念大佛开凿1300周年的活动上,开幕式宣传册上印制的一幅名为《盛世大唐——开山造佛》水墨画引起广泛关注。
这是该画作第一次公开亮相。“许多大家都画过乐山大佛。”创作“不一样的大佛”也一直是本土画家毛明祥心中的梦想。68岁的毛明祥是乐山市书协名誉主席,嘉州画院副院长,1983年,毛明祥从四川美院毕业6年后,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脑子里迸出,“大家都画乐山大佛现在的样子,为什么不能画开凿时的场景呢?”经过23年构思、7年创作后,毛明祥的“开山造佛盛景”终于在10月底绘制完成。据介绍,这是迄今为止尺幅最大的以乐山大佛为题材的同类绘画作品,也是首幅全面展示乐山大佛开凿过程的同类画作。
最初,毛明祥想以大佛侧脸来展开一幅三联画。比如,明月高悬的夜空,几名工匠正悬在佛头前精心雕琢。为了准确展现开凿盛景,毛明祥四处查阅凿建大佛的资料,细致了解当时人们的服饰、劳动工具。他还请周围的人提意见、修正自己的构思,最终以大家更熟悉的正侧脸展现。2006年,毛明祥动笔绘制了素描小样。随后两年,他在一稿基础上,修改完成了二稿、三稿。2011年,他做了最大一次改动——将三联画改成了通屏。这样一来,尺寸巨大,需要8张宣纸拼接,毛明祥将宣纸铺在地上,再在画纸上垫一些白纸,蹲着或者跪在上面作画。今年6月,素描最后一稿完成,毛明祥开始在此基础上绘制水墨画。10月末,这幅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巨作终于完成,乐山大佛创建人海通法师和建筑工匠等200多个人物跃然纸上。
新闻推荐
乐山市中区启动“追梦计划”本报讯(赵敏记者王爽)11月8日,乐山市市中区全福镇石头村,一场特殊的考试正在村委会进行。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是考官,考验着一位26岁的年轻人杨陆佳。市中区委组织部...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