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爽
去年底,《第一财经周刊》从公司和公司人角度评出中国最新“城市榜”,其中乐山被列为“四线城市”,这一结果近日持续引发乐山各界强烈关注。
暂且不论此番评级是否权威,但与之前乐山普遍自诩的“三线”级别有所下降,已经传递出一种讯号:我国城市发展与行政级别的关联度正逐渐下降,而更贴近现代意义上的由工商业驱动的都市。如果说大企业入驻更多是依赖土地、人力、区位、政策等资源优势,那么全方位的创业活力则更多依赖于持续的人才效应、高效传递的信息、完备的政府服务平台等,后者不是先天优势,而是源于城市软环境建设,决定了城市能否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因此,无论“三线”还是“四线”,不只是数字的变化,等级的高低,显现的则是城市之间的差距,更是城市需要提升的空间。
乐山需厘清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律,走宜居宜业宜游之路。按照此次评判标准,“三线城市”需有优势产业并具吸引力,乐山目前主要依托本地资源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旅游也是其优势产业,但这两者距离“给城市带来最大程度提升”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首届乐山国际旅博会择期今秋,文旅项目加快落地,似乎让我们看到乐山围绕旅游优势所做的努力,乐山如何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城市吸引力、区域辐射力,考量着决策者的智慧。
新闻推荐
“建筑工业化,无疑是未来发展方向!”四川建筑业协会会长刘丹棱的一番话,引来台下企业、院校代表的热烈掌声。4月17日,参加四川住博会的嘉宾们,对建筑工业化的广阔前景,已有共识。可现实要“冷清”许多...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