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近段时间,因旧城环境整治的需要,乐山城区大曲口文化广场一尊“鳄鱼天使”雕像的去与留引发广泛关注。为征集民意,乐山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在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发起为期10天的民意调查。最终,在充分尊重市民意见的基础上,此番争论尘埃落定——雕塑得以保留。
虽也有赞成拆除雕像者认为该雕像不甚美观,也与历史、文化并无太多关联。但多数市民认为,文化是必须有记忆才能存在的,这尊雕像占据了乐山市民很多记忆空间。这一观点,受到官方尊重。
记者由此联想到2004年修建京珠高速公路时,在韶关境内发现了一棵生长旺盛的红豆杉,移走这棵树是最简单的做法,但因为尊重,这条路为了一棵树而改道。后来,有关部门在该区域发现近10万棵生长旺盛的红豆杉,并建起自然保护区。
民意归位,同样基于尊重。
然而,我们的绿化、城建、园区,哪一项不应建立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之上?每次在去与留的权衡中、在强拆与抗争的冲突中,尊重理应归位。
强化公众对规划的知情权、对建设的参与权,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则需顺应这种趋势。只有充分听取意见,让公众充分参与决策,才是根本之道。
新闻推荐
记者走近乐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大队大山深处一间平房内,村民张金堂一家四口被发现惨死屋中多日。推开房门,一具尸体横躺在客厅,一具伏在右侧房间的床头,两者均高度腐烂。另两具尸体则倒在左侧房间...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