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老兵重走成昆线纪念战友
成都市民刘月清已经64岁了,他是铁道兵第5师成都战友会的会长。为纪念成昆铁路通车45周年,今年4月他和141位铁道老兵组成了“扫墓旅行团”,重走成昆线,为牺牲的战友清明祭扫。
“我们想以这种形式,来纪念那段难以忘却的青春岁月。”今年3月初,刘月清和几位老兵找到四川铁青国际旅行社,要组一个特殊的团“铁道兵老战士重走成昆线”。“旅行社从未接过这样的团,刚开始是拒绝的。后来我们一再地要求和解释,他们才最终答应。”刘月清说,与旅行社沟通好后,他就开始挨着上门收老兵们的组团费用,前期的准备,他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腰系统一腰带、背着统一的挎包和水壶,142名铁道老兵从4月6日由成都出发,依次经过喜德烈士陵园、西昌烈士陵园、德昌烈士陵园、米易烈士陵园、同德烈士陵园……为战友们祭扫。整个行程历时7天6晚。“每走到一个陵园,都会为长眠于地下的战友送上一枝鲜花,一枝松枝,一支香烟,一杯酒……现场不少老兵都落泪了。”刘月清说,修建成昆铁路时,大家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而现在,活着的人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牺牲的战友死的时候也就十八九岁,没有成婚,没有后代。活着的人替战友祭扫,成为了一种责任。”
刘月清说,祭扫途中,一行人还参观了位于乐山市金口河区的铁道兵博物馆。“筑路实景再现了我们当年修建成昆铁路的一幕幕,战士们当年穿过的衣服、鞋子、围肩,用的铁铲、铁锤……都让我们回忆起当年。”刘月清说,对于这次重走成昆线,铁道老兵们都感慨良多,“我们打算以后还要再走一次!”
订阅华西都市报20年,刘月清对于这份报纸有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感。“陪伴了20年,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刘月清每天都要看看时事政治、社会新闻。“最喜欢宽窄巷,上面讲了很多老兵的故事,让我感同身受。”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元玲
新闻推荐
今日,“身边雷锋时代榜样——争创‘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争当‘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第一批名单出炉。两个月时间里,省内多个行业、单位推荐了上百位先进典型,华西都市报先后推出10余...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