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喜 本报记者 吴亚飞
2月11日,暖阳融融,乐山市沙湾区龚嘴镇刘沟村喜洋洋一片,该村26户村民搬进了移民新居。青瓦白墙、龙脊翘檐、方格花窗的川西风格新居让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
忙着在新房门上贴大红“囍”字的宋俊娥大娘笑容满面,“今年春节真是双喜临门。”一喜全家5口人在政府帮助下住进了120多平方米的新居;二喜自己的残疾女儿张燕找到了如意郎君。
挽着新郎官的手,张燕向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新婚的热闹情景。春节前,刘沟村26户村民新居正式落成,趁着这热闹劲,张燕婚礼同日举行。当天,沙湾区委书记伍定带领区、镇领导和书法家,专程前来送灯笼、写春联,撞上小两口的大喜日子,特地上门恭贺,乐得张燕喜上眉梢。“住了大半辈子工棚”的宋俊娥直言,家里穷,又带着残疾女儿生活,多亏政府帮忙,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不然,哪能把女婿招上门哟!”
龚嘴镇党委书记张金文介绍,刘沟村一组的26户村民,是上世纪60年代龚嘴电站建设时,从水淹区整体搬迁到半山腰的移民组,村民长期蜗居在危岩下的房屋里,饱受酷暑寒冬的考验。2015年,沙湾区在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中,决定将26户村民全部搬移下山,选址背靠成昆线面临大渡河的石板坪。区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对居住新区实行了水通、路通、电通的基础建设和房屋的统一规划设计,同时为每户村民补助了建房资金67500元、开垦了每户30多平方米的小菜园,新建了小广场、小商店、停车场、电信互联网基站等公共设施。
26户村民告别破旧房,欢天喜地地住进新居。“女婿年后就要出门找钱去了,我和女儿在家管理3亩多中药材。”宋俊娥大娘自信满满,“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安居生活,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日子不会远!”
新闻推荐
酒,是这座城市的魂。酒者,五谷之精华,解忧之杜康。江北食不足,江阳酒有余,川南泸州,因酒得名,百年风云,唯酒弥香。漫步在泸州大街小巷,空气中不时飘来酒糟的气息让人顿觉提神醒目,口鼻生香。“我们这里喝酒...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