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忙着为葡萄搭建新型避雨大棚
工人们忙着为葡萄搭建新型避雨大棚
■本报记者 郑旭 文/图
紫色的紫藤花、粉红色的樱花争奇斗艳,放养的跑山鸡在果园中悠闲地觅食,池塘里的鱼儿欢快地游动,村民们正忙着为刚发出嫩枝的葡萄搭棚……草长莺飞的4月,记者来到位于市中区杨湾乡红阳村的丰野农场。放眼望去,整个农场洋溢着勃勃生机。
打造安全放心的绿色农产品
丰野农场位于美丽的青衣江畔,占地面积约200亩,目前已经成功开发90亩。走进农场,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100多米的紫藤长廊,一串串紫白相间的紫藤花开得正艳,引来蜂飞蝶舞。农场种植区覆盖着地膜,土地上已经播种了作物。
“你看到的这一片是开心农场种植区,我们农场专门开辟了这一片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给乐山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有机食品。”农场负责人唐勇介绍,“无论是蔬菜还是瓜果,我们农场都采用无公害标准种植,不施农药、化肥,用物理方法除虫,人工除草,就是为了保证农产品是绿色、生态的。”
走进草莓种植园,一颗颗草莓藏在绿叶间。记者发现这里的草莓跟市面上又大又红的草莓不一样,样子没那么好看,个头也不大。“因为全程采用腐熟的有机肥和油枯作为基肥,没有施用化肥、农药,严格杜绝催红素和膨大剂,所以品相不好看,但绝对好吃。”说话间,唐勇便摘下一颗草莓,直接放到嘴里吃起来。见此情景,记者好奇地摘下一颗放进嘴里,顿时浓浓的草莓味溢满口腔,味道非常纯正。
占地2000平方米的西瓜棚里,地早已平整出来,西瓜苗长势喜人,接下来将陆续移栽。
“一般的西瓜都是爬蔓,我们这里是吊蔓,西瓜是挂在藤蔓上的。”据唐勇介绍,除种植方法不同外,西瓜棚里还配备了喷淋、中控系统,可以控温控光。同时还设置了地灌和喷灌,用于降温与营养输送,科技含量较高,主要用于新型农业科技展示,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丰野农场除承担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农学、旅游专业综合教学实训工作外,还承担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
专家、教授在种植基地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农村实用技术、新型农民培训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训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同时根据各乡镇区域特色和发展现状,重点对农民开展农业种植技术以及蔬菜、水果精深加工等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可持续发展。
“一有空,我就在这里干活,干一天80元钱,既挣了钱又学到了技术。”葡萄园里,正忙着为葡萄搭建新型避雨大棚的唐慧琼大娘一边搭棚一边乐呵呵地向记者说道。唐慧琼50多岁了,平时还要带孙子,通过流转土地给农场、在农场务工,去年一年下来挣了2万多元。
“愿意在我们这里学技术的我们开展技术培训,愿意在我们这里打工的我们给予打工机会。”唐勇说,农场拥有90亩土地,用工量很大,一年可以提供60多个岗位,让当地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新闻推荐
我公司持有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二联版,发票号:04139006—04139103(存根联)共98份;五联版,发票号:00650447(存根联);专用发票电脑四联版,发票号:05020590—05020595(存根联)共6份,不慎遗失,特此声明。乐山市...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