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衡友近照
《鸡》
《道无穷》
《虎》
《琴韵书声》
《精气神》■本报记者 曹江帆 文/图
作者简介
周衡友,犍为人, 1948年生。从小习书艺, 各体书法皆学, 喜好隶书、甲骨、金文、大小篆,善篆刻。 乐山永和诗书画院副院长,乐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展览获奖。
周衡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书家, 篆书、隶书、行书、篆刻俱佳。尤其对隶书、篆书的学习与创作颇有独到的见解, 他性格开朗,快人快语,喜欢琴棋诗书画。他说:“隶书、篆书要写得灵动,寄予它生命力,以情来写,赋予它的内在美。”
周衡友幼年时入门书法,楷书学习颜体、柳体,隶书学习张迁碑,后又学习乙瑛碑、曹全碑,篆书学习散氏盘、毛公鼎、石鼓文、泰山石刻、峄山碑,反复临帖学习。书法爱好一直持续,参加工作后,闲暇时仍钟情于笔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潜心研习书法。无论是碑学帖学,都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努力学习,为书法打下夯实的基础,也使他的书法日臻成熟。平时,他还喜欢读文史、习诗词、学理论、习书法,使碑、帖融合,他的书艺在一日日的磨炼中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笔墨风格。
书法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碑学帖学,都离不开继承和发扬。几十年的博览、勤习、钻研,他融合诸家风格,集取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流畅优美、风骨遒劲、笔力豪放、空灵飘逸的书风。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让传统的书法线条在笔下舞动起来,在心中舞动起来,弘扬传统文化,把书法艺术之美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是我心中的追求”。周衡友说,今天,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作品,深感自己的书艺还应该有所进步,该取的取,该舍的舍,决不能吝啬,他深知,“师造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到生活中去。闭门造车,会固步自封使自己的眼光变浅,要想使得自己的书艺有个大的修为,除了读万卷书以外,还要行万里路。近年来,他走大江南北、访名山古刹、会书画友朋,研习历代碑帖,涉猎门对牌匾,学习诗词歌赋,吸取音乐、舞蹈、体育元素,从中参悟书法之道,使自己的书法更加清新脱俗、典雅婉然、富有诗情画意。
“书法离不开自我思考,自我体验,自我表述,书家必须有自我个性认识和个性笔墨。书法,是一门面对受众的艺术。笔墨当随时代,为人民群众服务,应成为每一位书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书法,永远不仅仅是书法本身,与书法相伴随的,还有书法家的思维、性格、文化修养和品德素质。”周衡友表示,他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将孜孜不倦地追求一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清)5月27日下午,市政府办公室第一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田文,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平林,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智玉,副市长袁晓松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民主生活会,...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