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乐山新闻 > 正文

响应市民心声为“海棠香国”增添新景点

来源:乐山日报 2016-05-25 18:51   https://www.yybnet.net/

签约仪式现场乐山日报社、华润雪花、嘉州长卷·天街携手 共建近百亩海棠林

海棠花是乐山的市花,古时嘉州以盛产色香俱佳的海棠而闻名,故早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是乐山的一张特色名片。

近年来,不断有市民和学者呼吁,乐山要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应把千百年来形成的“海棠香国”美名,作为乐山的城市生态文化符号加以强化和完善,让“海棠香国”的美誉名副其实。对此,他们建议乐山城区应多栽种海棠,并打造具有规模的海棠林,让“海棠香国”的美誉更加名副其实。

为响应市民心声,《三江都市报》也于上周刊文进行呼吁,希望全体市民一起贡献力量,在乐山多种海棠,打造具有规模的海棠林,再现古时嘉州花海如潮的繁华,让“海棠香国”美誉名扬各地。

呼吁发出后,有众多企业积极响应。基于共同的想法和初衷,日前,乐山日报社、华润雪花啤酒、嘉州长卷·天街携手,决定在天街规划打造近百亩海棠林,共同为乐山“海棠香国”再添新景点,打造市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嘉州“海棠香国”

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海棠在乐山有着古老的历史。古时的嘉州,以盛产有馨香气味的海棠而闻名于世,因为一般的海棠花是没有香味的,正因如此,古嘉州有了“海棠香国”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对嘉州海棠多有赞誉。

乐山学者陈兴中介绍,唐时薛能(会昌六年进士,汾州人)任嘉州刺史时,写过一首《海棠》律诗:“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晴来使府低临槛,雨后人家散出墙……”

陈兴中说,在唐代早有“嘉州海棠,色香并胜”记载,而“海棠香国”可能起源于当时的嘉州刺史薛能在府署悬挂的“海棠香国”金字大匾。

“可以想象那时嘉州街巷、商铺、诗社、学院、园林、山地以海棠命名为时尚,如此才构成了‘海棠香国\’的盛况。‘海棠香国\’在唐朝时就跻身全国名胜之一。”陈兴中说,郭沫若有诗曰:“海棠香国荔枝湾,苏子当前寓此间”。可见“海棠香国”的历史,从唐、宋、元、明、清从未中断,而且目前都找得到这些朝代关于嘉州“海棠香国”的记载与描写。但在清朝晚期,乐山城区已没有了有香气的海棠。

乐山学者陈德忠,说起家乡的海棠也是滔滔不绝。今年73岁的他,非常关注乐山海棠。

陈德忠说,古时的嘉州,不仅城里栽种了很多海棠,就连馆驿上的屏风也画着海棠。当年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嘉州时,写过一篇《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的诗,说明“海棠元素”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海棠山下春如海,记取看花几度来。”陈德忠说,这是清人何椿龄写于嘉庆年间的《嘉州海棠》诗句,描绘了当时乐山城海棠吐艳、花光耀眼的繁盛景象。

海棠山在今草堂高中对面,过去有海棠湾,两者都是因花而得名,明清之际,海棠山紧靠郡治衙署,每当春日晴朗,满山海棠盛开,一片红云烂漫,是人们流连宴赏的胜地。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山上有些人家的墙头篱上,偶尔还会若隐若现地探出一两朵娇花。

大文豪郭沫若也曾数次提到家乡的香海棠,在《沫若自传》第一卷中,他就向读者描绘了自己的家乡:大渡河流入岷江(府河)处的西南岸,耸立着一座嘉定府城,那在乡土志上是号称为“海棠香国”的地方……”

“海棠在乐山栽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海棠香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乐山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但从现在看来,这个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重视。”陈德忠说,“海棠香国”应该有“海棠”的重要地位,但目前乐山却看不到当年的盛景。

市民建议

打造具有规模的海棠林

乐山人喜欢海棠,一千多年的“海棠情结”早已根植于本地人心中。乐山有些宾馆、街道、歌舞团、诗社等,都选用“海棠”为名,此外还有一些活动赛事,都冠上了海棠之名,可以说海棠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都是海棠文脉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在乐山的摄影圈,很多人都知道王开智是一个“海棠痴”。在过去的数年间,他每年春天时都要去拍海棠花。此前,他还出了一本名为“海棠香国”的摄影作品,该作品集里有100多张来自乐山各地的海棠花,这是王开智从3万多张照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过去的几十年间,每年三、四月,王开智都在乐山各地寻觅海棠花的倩影。

在采访中,王开智告诉笔者:“目前乐山城区的海棠基本上都是贴梗海棠。在渔咡湾公园内,鱼塘边上有海棠,山上还有几十棵海棠,大佛景区里面也有海棠,乐山广场有几十棵海棠。另外,在绿心公园等地也有海棠,但大规模的海棠林还没有。”

王开智说,一直以来,他都有个愿望,希望乐山城中到处都有海棠,重塑古嘉州“海棠香国”的美景,展示乐山市市花的独特魅力。

与王开智有同样愿望的,还有许多市民。此前,乐山日报社、三江都市报主办了“我为‘十三五\’献一计”的征文活动,有不少市民和文史专家都在来稿中追忆了以往嘉州的海棠盛景,他们表示“海棠香国”是乐山的文化符号,但在如今的乐山,却看不到古时诗歌中描述的海棠盛景,实属一件憾事。

乐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应让“海棠香国”的美誉从历史中“走”出来,应大力挖掘其历史文化故事,着力打造“海棠香国”的新风貌,让这个城市的美誉更加名副其实。

市民程和平说,多年来,种植海棠、欣赏海棠的习俗,在乐山一直延沿。如今,海棠还成为乐山市“市花”。不过虽为“市花”,但在乐山全境却鲜见规模成片的海棠林。因此他建议,乐山应规划建设成规模的海棠林,为我们的“海棠香国”再添新景点,让历史文化名城大放异彩,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指引,成为新时代的城市名片,此举对于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文化强市有着积极的作用。

响应市民心声

三方携手共建近百亩海棠林

为响应市民的心声,上周,《三江都市报》发出“打造具有规模的海棠林,为城市再添新景”的呼吁。

呼吁发出后,乐山不少企业积极响应。华润雪花啤酒、嘉州长卷·天街等企业纷纷表示,海棠花是乐山的市花,其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是城市的一张特色名片。因此,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应该有海棠花的重要地位。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他们愿意尽自己所能,以多种形式展现乐山的海棠文化。

其实说起来,华润雪花啤酒与“海棠花”有着很深的缘分。此前,该公司推出了名为“海棠印象”的啤酒,在产品中融入乐山的海棠文化和海棠印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棠花在乐山有着古老的历史,早有“海棠香国”的美名。乐山人喜爱海棠,对海棠有一种浓厚的情愫,因此在城市间能看到很多“海棠元素”。

近年来,华润雪花啤酒的发展,离不开乐山市民的支持。作为企业,他们也想为乐山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在看到市民提出的建议以及《三江都市报》的呼吁后,华润雪花啤酒当即拍板,要为乐山打造海棠林出一份力。

嘉州长卷·天街也有着相同的想法,作为乐山的“城市会客厅”,嘉州长卷·天街沿用古嘉州时期建筑风格,城楼、客栈、戏台等都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嘉州长卷·天街的负责人表示,市民的建议非常好,如果在天街栽种大量的海棠,配上仿古建筑风貌,将呈现当年嘉州“海棠香国”的盛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因此,在乐山日报社的积极协调撮合下,经过多次紧密协商,日前,乐山日报社、华润雪花啤酒、嘉州长卷·天街(投资管理方:邦泰集团)签订共建协议:在嘉州长卷·天街,打造近百亩的海棠林。

嘉州长卷·天街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棠林的规划区域为:自乐山一桥(旧大桥)嘉州长卷·天街停车场起,沿岷江畔上游至嘉州长卷天街全段,重点栽种区域为嘉州长卷·天街沿河两端,中间沿线采用间种方式。届时,嘉州长卷·天街沿河全线将连成一片海棠林。

目前,近百亩海棠林的设计图和效果图还在赶制中。可以想象,在来年春天时,近百亩海棠花在天街沿河盛开,如此壮观景致,一定让人流连忘返。

小贴士:

喝“海棠印象” 种植一棵海棠树

为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让“海棠香国”的美名香飘各地,华润雪花啤酒将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邀请市民一同为再现“海棠香国”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从5月28日起,乐山市民购买雪花“海棠印象”啤酒,可微信扫描瓶盖内的二维码,即可获得微信红包一个(扫码成功后100%中奖)。其中,获得“红福齐天奖”的朋友,可以拿到88元的微信红包。同时,华润雪花啤酒还将代您捐植一棵海棠树,捐植的海棠树将统一栽种在嘉州长卷·天街。

(周洁 文/图)

新闻推荐

“两学一做”要把思想建设放首位

■傅洪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必须在吃透中央精神基础上,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到广大党...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响应市民心声为“海棠香国”增添新景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