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廷华
子安者,我原本不识其谁,一次邂逅,却让我刮目相看,牢牢记住了他。他是一个外表俊朗有型而又内涵丰富,才华横溢,且有故事有名气的人。
今年仲春,近100岁的老母亲病笃,我从乐山回到梁平县百里竹海花庙村我的二哥家侍奉。那天,天近傍晚,湛蓝晴空下,一抹残阳余晖,洒落在东面群山半腰,给葱茏滴翠的山峦披上了一层光耀眩目的黄金甲,使本就让人心醉的竹海春色变得更加妖娆媚人。我在母亲病榻前给老人家喂过水,趁二哥二嫂在,便出屋,来到屋前院坝。
于是,邂逅了正在这所唐家老院子搞调研的子安。我们坐在平整洁净的院坝,一方小桌,一壶二哥上午刚从后山山梁深处采摘回来的鲜嫩细芽新茶,频频执壶相邀品茗。初次见面,却相谈甚欢。
青山夕照,春风轻拂。小小山村,本就已经让人惬意。而院坝边,二哥多年前栽种的几株银杏树、紫薇树,还有橄柳儿树和红豆杉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大树旁间种着三五株李树桃树。这时候树叶新发,一树树鹅绒嫩绿,再参差以李花白,桃花粉,此刻人在其下,有如华盖天成,恰似置身梦幻仙境,那种享受春天的愉悦心情,实在是美得不得了。尤其满树茕茕嫩叶,串串锦绣繁花,散发出幽幽的淡淡的清香,随着身有其感却又看不见的微风,一阵阵从树上飘然而下,飘满院坝,飘进你的鼻子,先是在鼻腔里回荡,然后随着你深深的呼吸,滚进你心里,钻入你脑子,久久驻留,让你立马神清气爽荡气回肠。这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张开双臂,想把百里竹海小山村的春天紧紧拥抱在自己怀里久久缠绵,你甚至突然会想起,自己现在的城市生活固然是好,可要比起如此美丽的小山村来,总觉得缺少了点儿什么,心里不禁涌起那么一丝丝说不出来的惆怅。
从院坝边整洁宽阔的水泥公路坎下,到对面山脚,还有那一泓绿水,同样让人产生无限美妙遐想。那是极负盛名的百里竹海明珠——竹丰湖。竹丰湖西起竹山镇新街村,南至郑家漕,再往北,就是唐家漕花庙村,也就是我家老屋这个地方了。四五平方公里狭长湖面,到这里尽管已是最北边尾水部,可是湖面仍宽阔。四面高山山泉流下来积成的湖水,碧蓝,清冽,一望到底,荡着春风,微波潋滟,倒映在湖水中的山影,极像画家正在尽情挥洒的画作,瞬间变得朦胧梦幻般美轮美奂。傍晚时分,下午进入东山砍竹拾柴的村民陆陆续续下山归家,从对岸山脚撑竹筏过湖,于是群山竹海之间,夕照,村落,炊烟,湖面,载人往来的竹筏,形成一幅构图独特、极赋诗意而又灵动的图画,美不胜收。
百里竹海美景处处都是,可以信手拈来,让人感觉好爽!品着新茗,赏着美景,子安忍不住感慨大发,他又说:唐兄,我这半年来百里竹海已经不知道多少趟,每来一次都有一次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比如今天,我已经在附近转悠了大半天,你能想到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
我微笑,摇摇头。
那就是你们唐家大院看似破落的古宅,小青瓦,大木柱,竹片墙。唐兄,你知道透过这些我看到什么了吗?虽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家又一家房屋还在,可是却人去屋空。这些久无人居的老屋,年久失修多已坍塌荒芜,让人看了不免心痛难禁。当站在任何一家老屋前时,我都恍惚看到这里100年、200年甚至更加久远年代的历史,看到了小小山村的魂灵。还有一条条通向各个老屋的用石板铺就的古老巷间小路,像一根根金丝银线,把历史与现实像珍珠宝石串一样串连在一起。话出手随,子安指了指二哥院前的公路和屋后刚刚可以过人的的幽深小巷:谁能不说那就是小山村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就是村里一辈又一辈人走出山外,扑向世界,同时又是山外人循着精神的渴求,进入百里竹海释然梦幻放飞心灵的路径哩?
历史与现实交汇处,总会有阵痛的。我说:百里漕再美再好,毕竟是农村,年轻人要想挣更多钱养家,也想把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的下一代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便离开这里走出山去。留下爹娘,爹娘老了,走(死)了,或跟着进城去了,于是房子便空了,没了人住……说到这里,少小便离开家乡的我,想起自己儿时村里人丁兴旺何等闹热,现在看到的却是一家连着一家大门紧锁少无人烟的空屋景象,便突然有些伤感起来,一时竟音咽语塞。
子安双眼同样泪光珠现。
于是两人低头喝茶,好一阵沉默。
其实我和子安都清楚,如像美人,百里漕竹茵莽莽,树荫苍苍,青山逶迤,溪流潺潺,四季山花烂漫,鸟语虫鸣,还只不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外表”,或曰外在之美。当然,这已经足够引人注目,让人怦然心动,而甘愿为之倾倒,或携家人,或邀约亲朋,隔三差五屡入其怀与其亲近了。但是,真正要使百里漕这个美人魅力四射且持久永恒,必须“内外兼修”,为壮其大美之色,必先修其内涵。在持续修复山林,壮丽景色,提升其“外貌”、“姿色”的同时,着力加强其“内修”,丰富其内涵,使其内在之美溢泛于世,昭然张扬,成为人向往之的梦想与现实。
我半年以来苦苦寻觅与求索的,正是你老家百里漕这个“美人”的内涵。子安说。
我问他:找到了吗?
当然。山如其人,文化底蕴为根本,百里竹海内在底蕴就是山乡厚重的人文历史。这是山的脊梁,竹的精髓,“海”的魂灵。凡古今,华夏文明中一个重要亮点便是,无论君王庶民,大家无名,谁都喜山爱竹,把山视为风骨脊梁,把竹视为虚心坚挺而高洁的图腾圣物。凡此而论,人绝对是其中重要的也是唯一的支撑点,又即灵魂。山不在秀,有人则美,竹不在“圣”,有人则“活”。百里竹海,千百年来,正是这里人们祖祖辈辈一代代血脉延续,同山与竹共生共存,才使得山有灵韵,竹富诗意。
精辟,深邃,独到。我不禁为子安不同世俗的绝妙见解大喝其彩。
事实是这样。子安谦虚而淡定。
我们要让几近荒芜的古宅旧院重新焕发光彩与魅力,使它们真正成为镶嵌在百里竹海中的颗颗明珠,不朽而璀璨,光耀时代,引人入胜。子安显得有些激动,接着他说:古宅古院落是百里竹海积淀的历史,激活它们,就等于激活了竹海的青春与活力,因为不管时代怎么变迁,社会怎么变革,它们都是永远不变的守望者。它们的守望,像灯塔,照亮游子归家之路;像一抹阳光,让游子不管走出去多远多久,家乡在心里始终明媚灿烂;像参天大树,枝蔓发达华盖四溢,却又扎根乡土深深不绝,如慈母般张开博大臂弯深情等待着漂泊赤子归家和万千游客临访,浓浓奉献给人们一片荫凉;像汩汩流淌不息的山泉,把久远历史的精华带来,给未来时代涓涓滋润……
说话间,天就快要黑下来,子安执意谢绝我和我二哥请他及他的同行吃晚饭的挽留,坚持要走,说是要赶着回县城的单位,晚上等着加班。来日方长,我们以后见面的时候还多。子安临离开时,告诉我和身后听聊天的几个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乡亲说:深入打造百里竹海风景旅游度假区,使之成为梁平县乃至重庆市的一张靓丽新名片,已经列入梁平县委县政府“十三五”建设规划,同时得到重庆市的高度重视与批准,各项工作正在积极、快速、稳步向前推进,我们现在的调查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已近尾声,接下来很快就能付诸实施。子安最后说:唐兄,请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等你下次回故乡时,一定会看到保留和恢复后的“唐家大院”、“文家大院”等百年古宅崭新“原”貌,一定会亲身领略到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在你家乡的现实升级版。
好,一定!子安对百里竹海美好前景的描述,让我不禁热血沸腾。周围的乡亲们也激动得忍不住鼓起掌来。而当听他提到陶渊明,再细看一眼面前邂逅的子安,我突然想起了陶老人家的一首诗: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初与君相识,不谓行当久。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几天后,我的老母亲走了。处理完母亲后事,我回到乐山不久,便从微信上收到子安发给我的一组他那次在我老家搞调查研究时,拍摄的一组音画作品《故园寻梦》,他在作品中,把我老家留存至今已经一两百年历史而又破烂不堪的青瓦小房,拍得唯美得令人心醉。我当即转发朋友圈,引起轰动共鸣。同时我在微信中回复了子安以下一段文字:“百里竹海农村不缺美,缺发现。子安以其独特的视角,精到的表现形式,让一个个原本残破颓败的农家院落闪光耀眼诗意盎然,观其者无不潸然,而后拳心紧系一想亲赴其美!打造百里竹海,建设新农村,不正是需要有更多‘子安\’去发掘去创意,去让那里的大美自然与千年厚重人文历史跃然张扬,更具活力更广泛于世么!”
也是回到乐山以后,我才从在老家县城工作的亲戚微信里,知道了子安的工作单位与职务。我原本想在这篇文字最后披露,可子安执意不肯,说是不必张扬,奉命带头打造百里竹海风景旅游度假区,那是他应该也是极愿意做的事情,纯属工作分内之事,自己不过是个开拓者而已。我尊他意,便也只好作罢。
一如子安所言,我翘盼着,下一次回老家的时候,由于他和他所率众多同事们的奋力与不懈,一个全新的百里竹海一定会让我,同时让万千游客流连忘返,也会吸引更多外出打工游子“回家”、“归巢”。到那时,子安和我,也就成了老朋友了。
新闻推荐
近日,乐山艺术实验学校举行了“快乐六一分享你我的童年”儿童节系列活动。在新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上,一年级的40名新队员佩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在各班自编自导的庆“六一”班级活动上,孩子们以动听...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