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代世和
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六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召开后,五通桥区委及时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作为乐山“一城两新区”“一总部三基地”“一湖五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五通桥区将如何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省委、市委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新理念和新要求?对此,记者日前专访了五通桥区委书记张国清。
记者:五通桥区如何推动产业转型?
张国清:五通桥区将以“建设两区、整治环境、提升老城、从严治党、全面小康”为工作主线,坚持走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之路,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推动全区绿色转型。实行严格的项目准入,拒绝高污染项目,限制基础化工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桥滩老工业基地现有企业“退二进三”,优化二、三产业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冠英湿地公园,以冠英新区为主体加快布局总部经济、信息咨询、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整合文旅资源,加快国家级花木科技园、远成·乐山文旅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文旅体验、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民俗康养等旅游新业态,形成与峨眉山、乐山大佛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特色文旅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五通桥工业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光电信息、新材料等节能环保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高端高新之路。
记者:在统筹城乡建设方面,五通桥区将怎么做?
张国清:五通桥区将全力推进统筹城乡建设,打造美丽家园。按照“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客”标准,高标准打造冠英新区,重点发展文旅经济、商务经济、总部经济,建设乐山文旅和现代经济新中心,打造乐山景城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示范区,力争3年内形成新区雏形。提升桥滩老城。按照“保护、疏解、治理、提升”思路,保护城市记忆,对古树、古街、古桥、古码头等城市印记进行修缮和维护。疏解城市空间,逐步消除城中村,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腾挪空间用于绿地、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治理城市秩序,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五大行动”和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加快新村建设。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精准施策、“挂图作战”,落实好住房改造、增收扶贫、就医脱贫、教育脱贫、保障兜底等政策,力争年内实现29个市列贫困村全部退出,确保到2018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记者:在整治环境,建设美丽家园过程中,五通桥区将采取哪些措施?
张国清:五通桥区将实施“蓝天”工程,实行最大力度治理,责令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实行最严密监控,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开展全时段、全覆盖、全自动在线监控;实行最严厉惩处,对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环境污染事故“零容忍”。积极推动建立市级统筹、区域合作的全流域联动治理,改善茫溪河、涌斯江等流域水体质量;改善饮用水源,抓好城区供水第二水源建设,提高饮用水质量;加快城乡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实施“绿地”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点线面”结合推进全域绿化。加强生态修复,加快园林城市、园林景区建设,提升绿化水准和园林韵味,推动全区绿化“扩面提质”,让绿色成为五通桥的主色调。力争到2021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54%。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文)近日,乐山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正式成立,标志着乐山市文化志愿服务事业掀开新的一页。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体现,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