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清 郑旭
市委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围绕发展定位、优化功能布局,绘好发展蓝图、实现科学发展。并从旅游全域布局、工业集中布局、农业带状布局、城镇圈层布局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围绕这些方面,记者采访了部分党代表。
许天毅:绿色是乐山最大的一个优势、旅游资源是乐山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核心优势,市委决策把旅游放到了更高的战略地位来谋划,抓住了乐山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着力点。做好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三篇文章”,市中区、乐山大佛景区肩负的责任重大。未来五年,我们将充分发挥市中区、乐山大佛景区整合的优势,统筹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推动“三篇文章”在市中区落地。要围绕打造一个大景区的目标,按照凌云九峰峰峰有寺的构想,盘活核心景区现有资源。按照景城一体、重点打造“一湖五湿地”的要求,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对水上旅游进行整合和提升,丰富景区游客的体验。梳理、包装、生成一批重大文旅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创新投融资渠道,将规划变为现实。
朱璋: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工业转型发展,通过集中布局、集聚发展、集成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既体现了市委对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深刻思考、对症下药,又体现了市委对工业工作的高度重视、殷切期望,非常符合乐山市实际,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指导上的一个重要转变。下一步,全市经信系统将认真落实党代会精神,以加快建设“一总部三基地”为主抓手,推动工业经济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构建新型工业布局。力争到2021年,全市工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一总部三基地”园区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乐山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成为总部经济的聚集区,打造成为产城人景有机融合的现代新城,到2021年产值达250亿元以上。
杨登廷:“一区六带”立足于乐山农业发展现状、产业优势,充分对接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农业发展带状布局。这既是空间布局,又是产业延展;既是目标任务,又是实现路径。下一步,市农业局将通过六大举措加快“一区六带”建设:一是完善“一区六带”规划,用规划引领建设;二是以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为手段,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三是以培育特色品牌为载体,增加农产品含金量;四是以推进精品园区建设为依托,让农业园区变为旅游景区;五是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不断夯实带状产业基础;六是以配套政策为保障,推动生产要素向“三农”聚集。
毛先贵:市党代会对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战略部署,凝聚了各级领导和各路专家学者反复考察研究的心血,对全市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期待。围绕优化城镇圈层布局,市住建局将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以“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49个规划编制项目和88个城建项目实施。精心组织好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编制工作,进一步充实细化“一核、两圈、多点”的城镇体系的规划内容和实施路径,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工作推进中,坚持统筹抓好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加快综合管廊试点进度和海绵城市试点申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逐步打通城区断头路,让百姓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通过城镇圈层布局的实施,助推乐山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期实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兴鑫在全面小康的决战期、扶贫开发的攻坚期、发展动能的转换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基础设施的清欠期,市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研判形势,科学确立今后五年全市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要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