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小朋友也谈环保问题?别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小朋友可是在调查上下足了功夫的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兵分三路”秒变“调查员”
前不久,乐山市实验小学三(10)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袁磊昆上课时,在讲到教材课后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调查了解家乡的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做些什么”时,她产生了一个念头,“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为何我们班不试试呢?”当她向家长们提起时,没想到大家一拍即合,“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必须要实地体验。”
于是,经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精心策划与安排,该班从2月底开始,开展了为期10天的由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的环保调查活动。活动“兵分三路”,利用周末和放学后的时间,由热心家长带队,分别走访参观了位于乐山城区周边的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峨眉河流域。
“我们生活中的污水流到哪儿去了?它会直接排入河里吗?会不会污染环境呀?”一天下午放学后,翟梓伊和10多名同学,便带着这样的疑问到乐山海天污水处理厂寻找答案。“嗯,好臭呀!”在污水处理厂里,未处理过的生活污水让孩子们都捏紧了鼻子,皱起了眉头!接着,污水处理厂的叔叔详细介绍了生活污水经粗格栅初步处理、细格栅进一步处理、生化池核心处理等一系列处理环节,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岷江,孩子们现场认真观察、记录“生活污水变身记”。
而在峨眉河流域,孩子们有的行走在沿河两岸,有的进入农家猪舍,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孩子们实地参观,听专业人士讲解,了解了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在整个活动中,全班61学生都秒变小小“调查员”。
高校博士助阵报告会“学术范”十足
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孩子们经实地调查记录,获得了不少“第一手”材料。大家在父母的鼓励与帮助下,通过查阅资料,用心去提炼和加工大量信息,纷纷形成了一份份图文并茂的环境调查报告。近日,该班举行了非常正式的环保调查报告总结会,各小组代表纷纷上台,通过PPT展示了各组的调查成果,“学术范”十足。
邹乐橙是走访峨眉河流域的“调查员”,只见他紧张地和小组成员站在台上,通过讲解实地拍摄的峨眉河的大量图片,分析出造成环境“脏乱差”的原因,并提出了系列环境治理方案,如“河道清理,专业船只打捞垃圾”、“乡镇建立统一的垃圾回收站”、“将小动物粪便作为绿色生物肥合理运用”等。“让我们一起努力,保卫地球妈妈,行动起来吧,环保小卫士们!”一语结束,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值得一提的是,当日该班还邀请了乐山师范学院化学学院的博士、副教授马旭光现场助阵,他以专业的眼光解读了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的几个问题,孩子们还积极提问与马旭光进行互动讨论环保问题。“三年级的小朋友也能关注环保问题,他们犹如‘小老师\’,为我上了一课。”马旭光对孩子们的表现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本次活动顺利举行,离不开家校合作,尤其离不开热心家长们的支持与付出。“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家长们分别提前进行踩点,并精心策划活动流程,我们希望通过孩子们的亲身实践,运用好奇的天性,去探索自然,发现世界,激发孩子们爱生活,爱自然,爱科学的热情。”热心家长万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张力图片由学校提供
新闻推荐
乐山市柏杨小学六(3)班谭羽菲心灵和行为上的美丽,才是人世间最美的风景。——题记在一个微风徐来的阳光午后,我踏上了7路公交车,走到车后门旁边,身子倾斜,靠在铁杆上,手扶着铁杆,静静地等待下...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