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学习
工作人员走访社区服刑人员林辉谷才霞 文/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为社会综合治理的内容之一,社区矫正工作越来越重要。为了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2017年以来,乐山市五通桥区以社区矫正中心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监管实效为核心,提炼并扎实推进“七化”工程,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建设。
“七化”工程助社区矫正系统建设
如何提高社区教育矫正质量,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顺利融入社会?这是五通桥区对自身社区矫正工作孜孜不倦的追寻。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下,五通桥区结合该区实际,逐渐形成了以“七化”为核心的主要工作做法。
所谓“七化”,即联动化,通过上下联动,建立健全社区矫正联席会议机制,加强部门间相互协调、精密配合,共同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高标准建设五通桥区社区矫正中心,充分发挥执法、管理、教育等职能作用,为进一步有效落实监督管理措施、提高教育矫正效果、加强社会适应性帮扶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智能化,打造五通桥区社区矫正指挥中心,整合治安防控“雪亮工程”、社区矫正远程视频督查系统、四川省司法行政管理平台、社区矫正手机定位平台等资源,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对四个模块同时进行浏览、快速分析、指挥、研判、调度,真正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全面覆盖、灵敏反应、高效指挥”;信息化,全面推行社区矫正网上办案,基本实现执法工作网上办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执法工作全程留痕的执法办案机制;精准化,实现调查评估精准化,制定编发《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工作指导手册》,细化工作流程,规范文书格式,把好社区矫正“入口关”;严管化,采取执法自查、执法督查等方式,强化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确保监管措施落实到位;人性化,加强衔接管理,落实社会保障,协调建立安置基地,确保安置帮教政策落实。“七化”工程进一步促使五通桥区社区矫正相关各部门得以畅通交流,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质效,实现社区矫正安全稳定,有效降低了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情况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做好、做细、做实的目标。
规范运行促矫正工作上档升级
在多管齐下、刚柔并济的工作管理方式下,五通桥区社区矫正工作成效显著。截至今年11月,五通桥区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79名,解除社区矫正361名,在册社区服刑人员118名,其中缓刑115名,暂予监外执行3人;就学1人,就业109人,无业8人;全年给予警告1人,撤销缓刑1人。无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无社区服刑人员参与群体性事件,实现了“三无”目标。
下一步,五通桥区将以规范化建设为主线,找准短板、突出实效,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上档升位,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形成多方配合、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确保法律施行统一,执法标准统一。同时,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数据采集和录入工作,逐步完善信息系统数据,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保障。此外,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尽快组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积极动员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社区矫正业务培训和信息化专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责任感和执法水平,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法治化、规范化运行。
新闻推荐
本期嘉宾:乐山外国语学校数学骨干教师王郝欢在高考中,数学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学科之一,而理科生的巨大优势也体现在数学成绩上。即将进入1月,乐山各校高三学生的第一轮复习基本已接近尾声。...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