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嘉定州志》是乐山现存最早的地方史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乐山地方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编撰者范醇敬是嘉定州子孝坊人,万历朝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他在序中记述了该志的编撰经过,从舒其志、孙征兰两任知州的提出,到知州李采落实,中途王毓宗的退出,直至自已独立完成,时在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志成后,李采特为之作《序》,评价颇高:“简而確,婉而直,邃而多风。”
与前两部嘉定州志不同,万历《嘉定州志》十分重视民生,相关内容成了万历《嘉定州志》的最大亮点。该州志开宗明义就说:“凡切于民生日用者,虽细必祥,如市集、物产之类是也。”
“市集”一章详细列出了嘉定城内的米市、布市等15个专门市集及其准确地点,连萝卜市的地点也未漏掉——“沙坝,与米市近”。不少专门市还列出了其随洪水季节的变化而迁移的地点。如“米市——水涸,沙坝;涨则大什字。”“盐市——水涸,沙坝;涨则馆驿街。”等等。这些内容,最相关的人说是农民和市民当不为过吧?由之,我们可见到范醇敬的良苦用心。
“物产”一章列出了稻、粟、豆直至花、木、虫、鱼共23类本地物产。这些物产,其实是“货无奇物,日用之常也。”但关乎老百姓生存大计。比如“春荞、蚕豆……以上两种皆田家极须以济夏秋二季之不给。春荞与蚕豆后先相距一月许,插秧之时,南亩之馌全仗乎此。”非主粮而成主食,农民春荒赖以为计,说得太清楚不过了。
在介绍这些物产时,范醇敬时时不忘介绍它们的用途。比如,“青冈,可薪可炭及斧柯”。“斑竹,用以编壁,需之者多,今其价数倍于昔且无甚大者矣”。“稗,近亦以酿酒,颇清苦,须和糯米为之,糯居十之七”。这些情况,不谙民情民生者恐怕是写不出来或者是不乐意以之入志的吧?
难得的是范醇敬还在“物产”一章中单独列出“野菜”一类12种。其中如“枸杞芽(枸地芽)、随坡(俗名猪鼻孔)、野苋……以上数种烹饪如法,绝胜家园中物,且有雅趣。”如此推荐不上大雅之堂的野菜,或许还有教百姓以备荒年之意罢。
而“水利”一章,则记载了州境内的堰渠达20条之多,大至引大渡河的红花堰、猫儿堰(至今还在使用),小至“合诸山水无源”的虾蟆堰,而以前的方志是不屑于此的。本来,“州人生于稻,稻生于水,无堰者名为山田,又名雷公田,听命于雷雨者也”。即无堰就靠天吃饭,为避免靠天吃饭,水利之重要不言而喻。故范醇敬不客气地指责道:“旧两志,前略,后竟不书,恐非重民事之意。”
或许,最令人对范醇敬感佩的,是范太史在“赋役志”中所说:“顾阡陌之家生计日削而权子母,二月丝,五月谷,岂有羡焉。况以岁之不易,征敛之无时,奈之何不诎且也。”老百姓生存之艰难,范太史是心有戚戚焉。“婉而直,邃而多风”之评不为过也。
新闻推荐
本期嘉宾杜星凤凰国际营销总监牛冠华电子科技大学房地产专业客座讲师林峰资深房地产媒体人士展望2018,回望2017。从年初的楼市布局,到吸引乐山市民及周边投资客重视的两次土地拍卖,以及2017年末...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