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春梅任露潇
自《路边停车遭遇的那些尴尬事》系列报道见报后,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频频有车主通过网络、电话向记者讲述各自遭遇。近日,有车主向记者讲述爱车停在路边,竟被人用各种方式粘上小广告。虽说事不大,但每次开车前总要先把车身上的“牛皮癣”清理一遍,让人烦不胜烦。尤其是在摘取卡在玻璃门窗上的小广告时,不小心滑进门缝卡住玻璃,就得让车主花时间、金钱去处理,让人苦不堪言。
那么,爱车遭遇“牛皮癣”,车主该怎么办呢?这种路边小广告究竟又该谁来管呢?5日,记者专程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象
广告黏车花样多车主烦不胜烦
当天上午8时左右,记者来到一环路南段,沿着南山大桥朝富乐山大桥的方向走去,发现停在路边停车位的车辆中有不少都被“牛皮癣”黏上了。这些小广告有的是小卡片,有的是宣传单,甚至有形如杂志的宣传册,或被插放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或被夹在雨刷器下,或被塞在车辆后视镜中,还有的甚至被贴在车窗上。方式多种多样,有的车连中数“枪”,车身上的小广告多达四五处。记者仔细查看这些小广告,大都较软较润,明显是于前一夜晚黏到车身上去的。
市民何先生告诉记者:“我的车经常被人用各种方式贴上小广告,有时候小广告被放在挡风玻璃或是把手上,随手也就扔了,但有的人就很过分了,用胶水将小广告贴在车身上,抠都不好抠,万一把车身抠花我找谁要说法去?”除了何先生,市民蒋女士对于爱车被小广告“黏”上一事也感到不胜其烦:“现在投放广告的方式有这么多,为什么偏偏要采用这种既不文明,又让车主糟心的方式呢?”蒋女士向记者讲述,几年前为取出滑进车窗缝里的广告卡片,她白白花掉了逾千元修理费。
麻烦
随手处理“牛皮癣”害苦环卫工人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大部分车主在爱车遭遇“牛皮癣”之后,通常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广告随手处理,扔到地上,很少有车主会专门将小广告投进垃圾箱。
记者从现场一名正在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张阿姨那里了解到,他们每天凌晨清扫的垃圾中有不少的小广告。这些小广告被放置在路边车辆上,被风一吹便飞到了马路上。到了白天,那些没有被风吹落的小广告也会被车主撕下,丢在地上。总之,小广告最终也还是得由环卫工人进行清扫。张阿姨告诉记者:“车辆上的小广告不比其它垃圾,由于体积小,又经过一夜冷空气侵蚀,大都死死黏在地上,想要彻底将它们清理干净,光靠扫帚是不行的,还得要他们一张一张地用手进行清除,而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还特别耗力。”
办法
市民可视广告内容进行投诉
既然车辆遭遇小广告让人烦恼,那么爱车一旦被“牛皮癣”小广告黏上,该怎么办?这种车身小广告究竟又该由谁来管?对此,记者从城管部门获得了答案——
目前,对于车辆被贴小广告的管理暂时没有相关法律条例可以作为执法的参考依据,但市民依然可以根据广告内容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比如,广告上涉嫌虚假宣传的,可以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广告上涉嫌黄赌毒等违法信息的,则可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如若车辆在被人投放小广告的时候受到了损伤,车主也可就此报警,追究相关商户、个人的责任。
新闻推荐
市人大代表签到领取代表证记者张斯炜摄本报讯(记者吴桐)昨(3)日上午,参加乐山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人大代表们,肩负人民重托,风尘仆仆地从各自工作岗位来到人大代表驻地酒店报到。...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