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
五通桥区牛华镇顺山村村民杨俊德探索用双层套袋法种植枇杷,枇杷上市时间比传统方法种植提前一个月,价格翻一番。依靠这种方法,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俊德不仅实现了脱贫目标,而且正在向小康生活大步迈进。
■ 周杰
“杨师傅,你的枇杷还有没有?”“还有,周老板今天准备买好多嘛?”4月3日一大早,五通桥区牛华镇顺山村杨俊德的枇杷园又迎来了水果收购商。收购商周立剑告诉笔者,杨俊德的枇杷上市早、口感好,尽管价格不便宜,但目前市场销售情况非常好,他已经来这里进了好几次货,已成了“老买主”了。
杨俊德种植枇杷多年,4亩地的枇杷是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此前,由于文化水平低、种植技术落后,4亩枇杷年成好的时候销售收入能达到万余元,年成不好的时候只有几千元。家里女儿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一家老小的生活费全靠杨俊德夫妇种地的收入,捉襟见肘。2014年,镇村了解到他的情况后,邀请有资质的农资公司对他进行培训,并请技术人员就农药、肥料、疏果等技术进行实地指导。
有了大家的帮助,杨俊德的枇杷一天比一天种得好,心思也渐渐活络起来。“大家都在帮我,我也要想办法,看看怎么才能把枇杷种得更好。”杨俊德开始自己琢磨种植技术,“枇杷正常生长需要温度较高,如果给枇杷保温,是否能够成熟得更早?”杨俊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村党支部书记代利禄。“只要你有心,那就干!”在村“两委”支持下,杨俊德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开始了他的“双层套袋”技术试验。杨俊德选取了几株产量一般的枇杷树做先期试验:先给枇杷套上一个纸杯,在纸杯上再套袋,更好实现保温效果。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杨俊德隔三差五就查看枇杷的生长状况,没想到,试验超出了他的意料,枇杷的品相、果头、长势都要远远好于套单袋的枇杷。杨俊德喜出望外。
2017年3月下旬,杨俊德试验的“双层套袋”枇杷成熟,比传统的枇杷成熟期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而且个个色泽清润、个头饱满,几乎每颗枇杷重量都在二两左右。这批“早熟”枇杷一上市就深受市场青睐,一时间水果收购商纷纷慕名而来。“乐山本地的枇杷正式上市一般在4月底,我的整整提前了一个月,但仍然口感纯、肉头好。虽然每公斤40元左右,我却根本不愁卖,每天成熟多少就能卖多少。”杨俊德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2017年下半年,尝到了甜头的杨俊德把家里所有的枇杷树都进行了“双层套袋”。目前,他家的枇杷均已进入成熟销售期,预计产值将达到6万元以上。
“我已经初步和村里协商好了,今年准备流转10多亩土地,扩大枇杷种植规模。现在政策好、交通方便、各方面信息渠道多,我们离小康日子不远了……”杨俊德对未来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2015年5月30日,由乐山日报社引进的《三只小猪》在乐山大佛剧院上演趣味十足的童话剧扫二维码参与秒杀活动纯真的童话中,有充满奇幻色彩的王国,有集善良、美丽、勇敢于一身的人物……在父母柔软...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