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的家乡学校供图“美哉,有家真好,咱家真美;壮哉,热爱徐家,呵护徐家;伟哉,人人一条心,家和万事兴。人和铸校魂,徐家永在心……”每一名从乐山市徐家扁小学毕业的学生,都能对一首师生创作的《家之赋》流利背诵。学生在校常年的耳濡目染,“家”文化早已深入人心。
近日,记者走进乐山市徐家扁小学,崭新的教学楼美观大方,“仁和兴家书香立人”的校训引人注目;漫步在校园中,主教学楼楼底学生书画作品展整齐排列,丹青吐彩,翰墨飘香,描绘祖国的未来;学生在家和厅内演奏迎接上学,钢琴声、古筝声悠扬,传递花开的声音;一扇扇精美的书画橱窗、一道道靓丽的班级文化墙,都散发出艺术的芬芳……“书香徐铸魂,仁和家天下”的校园文化主题,仿佛在校园每个角落都能找到注脚。
A
润物无声
校园“家”文化无处不在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教学楼高大亮丽,家和楼居中,家仁楼、家博楼分立两侧相呼应。在这里,楼层文化别具特色。
家和楼蕴含和和美美一家亲之意,每一层楼的不同文化主题包括幸福家园、快乐学园、可爱家乡、亲爱祖国、美好地球村等,让学生学会文明、担当、诚信与感恩,懂得自信与独立、创新与实践;家仁楼寓意为仁爱、仁和,每层楼都有着“爱家”“传家”“持家”“兴家”“和家”的主题文化;家博楼寓意为博大、博学、博采众家之长,分设书画之家、科技之家、运动之家、音乐之家,孩子们在这里能找到个人的兴趣,发挥个人的潜能。
同时,“快乐书吧”分布在家和楼各个楼层,5万册书籍分类摆放,如一道道精神美餐让人如痴如醉;仁和厅是老师们施展教育艺术的舞台,一场场精彩的学科教育论坛,一次次课堂教学竞赛,如沙场点兵,助力教师在新课改中成长;还有家魂广场、至仁苑、徐家讲堂……“我们从校园的每个细节处打造‘家\’文化,以环境育人,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围绕‘书香徐铸魂,仁和家天下\’的宗旨,以生命自觉,凝聚小家;以教育自觉,发展大家;以文化自觉,报效国家。”该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B
人文关怀
教师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作为一名教师,你感受到学校的‘家\’文化是什么呢?”一谈及此问题,不少教师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学校人文关怀所带来的“家”的温暖。
“我们提出‘老年教师持家、中年教师兴家、青年教师发家\’,一代代老中青教师薪火传承,尤其是老年教师和中年教师对青年教师毫无保留地传授,让每一名刚进校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该校相关负责人说,青年教师满怀热情,充满干劲,他们主动接受学习,并快速在“家”里发挥潜力与作用。
青年教师刘飞雁便是其中一名,她进校后,通过师徒结对认识“师父”徐素容起,她便得到师父的引导与帮助,感受到学校“家”的温暖。每次徐飞雁上公开课、参与赛课等,从听课、议课、磨课每个环节,徐素容都会倾囊相授。“其实我们中年教师参与的过程,也是互相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徐素容笑着告诉记者。
C
特色教育
让每一名学生都绽放精彩
4月27日下午,乐山市徐家扁小学全校班级开展了学习《乐山市中心城区绿心保护条例》的班队活动课,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而这,只是该校以课程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以特色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该校每天上午开展40分钟大课间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开展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坚持每周开设一节书法练习课、每天中午开展10分钟唱歌活动;开展以葫芦丝、巴乌为载体的“乐器进课堂”特色课程,让校园里乐声悠扬;田径、合唱、舞蹈、电脑绘画、国际跳棋、国画等10多个校级社团常年有序开展活动……艺术教育在全体学生中普遍开花,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更加丰富。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学生热爱艺术,该校还积极搭建艺术舞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校级艺术展演平台上,基本形成每年一次艺术节,每期一次器乐演奏会,每月一次学生个人书画展,每周升旗仪式和节日庆典举办才艺表……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在全校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记者 张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颜兵)为展示各行各业干部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4月27日上午,五通桥区在该区假日广场举行了第二届“迎五一·展风采”职工摄影优秀作品展。笔者在展出现场看到,此次摄影展展出作品内...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