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腿部运动
金阿姨在护理人员帮助下进行手臂运动封闭的环境中,几乎只能听到仪器的滴答声,每张病床旁,必备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在常人看来,ICU(重症监护室)是压抑的。
但最近,一件趣事却从乐山市人民医院ICU传了出来——“我竟然看见我母亲在病床上‘跳皮筋\’!”这是怎么回事呢?5月8日,记者走进了乐山市人民医院ICU病房。
“慢慢伸腿,用力蹬皮筋,两腿可以一起放在皮筋上,做弯曲伸展运动。”循着声音,记者找到了正在“跳皮筋”的19床患者金阿姨。
只见金阿姨虽然还插着呼吸机,吊着输液瓶,但意识已经清醒。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她慢慢地进行着“跳皮筋”锻炼。腿部弯曲伸展5组运动后,又换手臂运动。据ICU护士辜春丽介绍,ICU属于封闭式病房,患者家属只能在病房外通过视频电话探望。因为环境的陌生,家人陪伴的缺失,会让患者在清醒后产生无助感。加上ICU病人多数不能自主活动,长期躺在病床上,很容易出现睡眠障碍,有些甚至会产生幻听、神志错乱等情况,体力会更加衰弱。橡皮筋运动作为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手段之一,能让患者成为主动参与康复的主体,适度的“皮筋舞”除了提高患者的体力、排痰能力,更能有效减少清醒患者的谵妄发生,并预防血栓。
“今天上午的练习先到这里,自己做一下手掌的伸展握拳运动,下午我们再继续‘跳\’。”帮助金阿姨做完运动后,辜春丽又走向了王阿婆的病床。王阿婆告诉记者,她是因为老肺病住进了ICU,经过4天的沉睡,现在终于可以不用插呼吸机,嘴巴“自由”了,但是手脚却很无力,心情也有点糟糕。后来,在护士的帮助下,通过跳皮筋舞打开了胸廓,锻炼了呼吸肌和手脚功能,心情和身体都逐渐好转。
随后,记者了解到,除了“跳皮筋”,在市人民医院ICU还有很多运动和“玩法”。如用皮筋绳结成网,四五名护理人员合力帮助患者坐起来,再用皮筋网将患者搂住,病人就能像荡秋千一样坐在皮筋网上,看风景、看平板电脑,避免一直卧床的情况,且安全得到了保障。而当患者肢体力量能够支撑自己时,则有“婴儿学步车”帮忙练习走路。患者坐在“学步车”上,在护理人员陪伴下慢慢走动,就像散步一样。
“这些都属于早期康复手段,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体情况,会有不同的运动方法。”ICU护士长王君介绍,在国外,早期康复很早就应用到ICU临床工作中。但由于这类辅助器械价格昂贵,如果引进无疑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之后,在一次科室会中,王君突然想到,虽然“用不起”专业的仪器,但可以使用“代替品”,效果也是一样。于是,皮筋、“婴儿学步车”就这样出现了。
“很多人觉得ICU的患者就应该躺在病床上慢慢养,但事实上,早期动起来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康复方法。因此,对于每一个患者我们都会进行评估,只要符合运动指针,就会让他们动,不愿意也得动。”王君说。
据了解,除了早期康复运动外,为鼓励清醒带管患者表达感受,市人民医院ICU还为患者制作了《护患沟通一指卡》,卡片上将重症患者的“心里话”用形象生动的图片一一呈现,并附上文字解说,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患者想说什么,只需在医护人员翻到对应的图片时,做出点头、眨眼或者伸出指头示意,医护人员即刻便会“听到”患者的“心里话”,并及时作出回应。
记者 戴余乐 文/图
新闻推荐
拆除伸缩雨棚本报讯(记者罗晓玲摄影报道)8日下午,在乐山中心城区鹤翔路,市城管局通江执法大队执法人员组织工人对临街商铺的伸缩雨棚逐一进行拆除,商家也主动配合,把拆下的伸缩雨棚收进了店铺,并表...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