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展示“品格存折”“尊敬的学校负责同志:11月15日(是期五)早晨,在22路公交车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个子小小的姑娘,背着大大的书包,手扶栏杆,站在乘客中,她谢绝了别人的让座。终于有空位了,她刚坐下,看见一位老人,又立刻起身让开。同车的人纷纷称赞她……相较一些争抢座位的同学,甚至一些成年人,她的行为更显得可贵……”近日,乐山市新建小学校长刘洪芳收到一封市民写来的表扬信。
市民写信表扬的这名学生,是该校四年级4班学生戴舒娴。当老师找到她时,她说自己本不想把这件事说出来,她觉得主动给需要的人让座,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多一份友善。“其实戴舒娴同学所做的是一件小事,但在这件小事的背后,是我校开展品格教育所取得的成果。”该校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赵译说,一年多来,学校在品格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融入各阶段品格教育主题,开展多彩的品格主题教育活动。师生们品尝到了品格教育的“甜头”,领略到了品格教育的魅力,学生在各种良好品格的塑造过程中,阳光快乐地健康成长。
“微班课”品格教育从小处入手
10月中旬,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格教育微班课展评活动在峨眉二小举行,乐山市新建小学教师吕霞以《伸伸手弯弯腰》为题,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她循循善诱,在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和讨论解决中,让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主动解决的思想浸润到学生心灵深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吕霞最终荣获微班课展评活动一等奖。
“吕霞的微班课展现了我校对品格教育的认识、思考和探索。”赵译说,该校间周一次利用班队课上“微班课”,教师们以《品格教育》读本为依托,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品格教育活动。“微班课着眼点要小,讲求从小处入手,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落到实处,让学生能真正从内心和行为上改变。”
据悉,品格教育包括24个品格,该校坚持每学期重点进行一个主题,培养一种品格。从2018年秋季开始,该校先后进行了“专注”“有序”品格培养,本学期重点进行的是“友善”品格教育。赵译说,本期重点培养“友善”品格,该校在行为习惯养成中培养学生的“友善待己”,在阳光班级建设中培养学生的“友善待物”,在“大手牵小手”活动中(高年级与低年级班级结成友谊班级)培养学生“友善待人”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秋,由市中区教育局批准,该校正式成立了校级名师工作室——品格教育工作室。“工作室指导各班开展班级品格教育、训练、评价和展示,成员都由各年级的优秀班主任代表组成。”据介绍,每期开学后,工作室会根据学校工作和训练主题拟定学校品格教育行事历,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品格教育实践操作,让开展品格教育的思路愈发清晰,方向愈发明确。“下学期,我们还将探索将品格教育融入各个学科中。”
“品格存折”让好习惯成自然
在新建小学,每位学生手中都有一本特别的存折——品格存折。五年级1班学生李闯丰曾担任班上的“品格银行”行长。“我这个‘行长’可是大家推荐认可的,我还发表了‘就职’演讲呢。既然当上了品格行长,就得自己先做好,在好品格上为同学们做榜样。”
一种良好品格的养成不仅需要训练、强化、巩固,更需要跟进赞美与评价。由此,该校采用“品格银行”积币管理机制推动学校品格教育。“在‘品格银行’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品格账号和‘品格存折’,存折里通过盖‘品格印章’的形式记录着他们品格发展的足迹。”赵译介绍说,“品格银行”的考核标准、评定办法、品格币兑换办法等,均由工作室牵头、每个年级的师生们共同讨论制定,将奖励机制进行细化、具体化。各班设立“品格银行行长”,对品格币的发放与兑换进行管理,并记录在“品格存折”。
“品格存折的作用可大了,我们班有个同学,以前他的书包、课桌抽屉跟垃圾池差不多,现在完全变了样,收拾得整齐干净,看着就舒服。”李闯丰对自己班级风貌在推行品格教育后的变化感受颇深。
“学校还将‘品格之星’的评选活动纳入‘阳光少年’评选体系,并将学生品格养成的情况作为‘阳光少年’评选的重要依据。各班开展品格教育的情况,也纳入学校‘阳光班级’的考核评比之中。”赵译说,学校还利用周一升旗仪式,让各班“品格之星”轮流登台进行风采展示。同时,每学期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们进行品格教育专题培训,还有校园品格文化墙、阳光少年展示区、班级品格墙等形成了浓郁的品格文化氛围。
“实施品格教育一年多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同学们上课更加专注、做事更加有序,同学之间互谅互让、谦恭友善,随处可见欢乐的笑脸。”赵译表示,该校将继续品格教育研究之路,让品格之笔为孩子们绘出美丽人生。
记者 张力 文/图
新闻推荐
自乐山市开展创卫工作以来,市中区牟子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累计投入250余万元,集中力...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