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制度上预防项目招标评标、比选评审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本报记者 徐登林 王云
4月27日10时30分开始,黄建雄一直在凉山州政务服务中心开标评标服务区看标书,到15时30分,30多份标书终于看完评完。黄建雄站起来准备离开,在门口被工作人员塞上一张宣传纸,打开一看是《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致评标专家的一封公开信》。
黄建雄是凉山州进入四川省评标专家库的评标专家,为什么他会收到公开信?这封公开信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招标失败
“自从进入省评标专家库,我简直忙不过来。”黄建雄说,随着凉山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重点工程特别是国家投资工程逐年增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家投资工程概算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要实行公开招标,2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的要通过比选确定建设施工单位。去年,凉山州共有278个项目招投标、概算投资62亿元,591个项目比选、概算投资6.65亿元。
在与日俱增的项目招标评标、比选评审过程中,个别评标专家存在不敬业、不负责任的问题,有的还存在违反职业道德、违反省上相关规定,收受利害关系人好处的违法违规现象。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份《情况反映》显示,今年3月19日,由于部分评标专家不负责任,导致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凉山州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招标失败。
“此事经过凉山州相关部门联合调查核实,上报省级相关部门,提请对当时参与评标的5名专家给予警告处分,同时在网上曝光,记入个人不良记录,还对该次评标委员会主任进行了罚款。”黄建雄说,他是在省建设网上看到这个信息的。
公开信就是一剂“预防针”
“这件事并非孤本,以前在凉山、在省内其他地方也发生过类似问题。据省评标专家管理委员会通报,去年全省各地就有6名评标专家因为收受利害关系人好处被判刑,还有多人被除名或警告。”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纪检组长李加亮说,凉山州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招标失败事件发生后,该委在凉山州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致评标专家的一封公开信》。
公开信阐明了国家投资工程的重要性,列举了个别评标专家违法违规的各种现象,并告诫评标专家敬畏法律、珍惜评标专家资格。
目前,凉山州进入省评标专家库的人虽然有400多名,但覆盖了房建、市政、水利、交通等多个领域,剔除冷僻专业和规定必须回避以及正在接受调查处理的人员,实际平时可随机抽取参加评标的专家仅100多人。李加亮说:“公开信就是一剂预防针,让专家们提高免疫力。”
呼吁尽快推行专家异地评标
“先是各市州按条件设置报名,而后培训考试,最后经评审通过、颁证入库。”李加亮说,某一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成为一名省评标专家库的成员需要经过很多道关。这一点,黄建雄深有体会:“资格来之不易,所以我在评标过程中严格按规定办,谨慎第一,这既是对国家投资项目以及人民群众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出于教育保护评标专家的目的,除了在凉山州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公开信,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准备通过省评标专家库专家管理平台,定期向凉山州的评标专家发送警示短信,召开省评标专家库凉山州辖区内评标专家集体警示教育大会。
与此同时,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省上尽快推行专家异地评标、远程评标和网上评标等方式,减少熟人、亲戚、近地等诱发违法违规的因素,从制度上预防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洪忠赵静特记者李清波)5月7日,记者从凉山州民政局救灾科获悉:为解决全州因灾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凉山已紧急下拨444万元“春荒”救助资金,其中,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384万元、省自然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