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两位2012届毕业生帮扶贫困孩子的故事
□曹正 本报记者 江芸涵 文/图
今年“六一”儿童节,西南石油大学的胡刚去看望了自己在阿坝州资助的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这次去的主要目的是劝小女孩的家长,让她重返校园读书。
“小女孩是我在大二去阿坝州暑期支教时认识的,由于家里贫困,目前辍学在家。”为了让小女孩重返校园,胡刚每个月从自己的生活费挤出一部分,定期给小女孩寄去。连续资助了两年,小女孩现在读五年级了。前段时间,小女孩来信说家里不让自己读书了。收到信件后,胡刚当即重返小女孩家,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在他再三劝说下,家里人同意让女孩重返校园。
“我马上就毕业参加工作了,有工资后自己也有能力帮助她了。只要她想读,我会一直资助到她读大学。”胡刚说。
毕业前,当其他同学在忙着聚餐、拍毕业照的时候,何琴却在忙着为凉山的“失依儿童”募捐。
何琴是学校公益社团德胜俱乐部的首任会长。“读大二的时候,我去凉山支教,当地孩子的状况深深震撼了我,虽然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什么,但我希望用我的实际行动去改变一点算一点。”此后每年暑假,何琴都要回去看望孩子们。
想着自己马上就要毕业离开学校回老家工作了,何琴担心工作后,就很难回凉山看他们了,所以趁着毕业前,想抽空去凉山看看孩子。了解到每年学校毕业生都有很多旧书和旧衣服无法带走,“何不搞个募捐,把这些物品捐给凉山的孩子们呢?”在何琴的倡议下,德胜俱乐部、资源与环境学院知源爱心基金会、校报记者团、太阳石爱心社等社团共同发起了“毕业了,把爱留下”爱心募捐活动,号召毕业生们把一些还能穿的衣服和不用的书籍捐出来,然后寄到凉山去。不到三天,就募集到2吨多物资。
5月底,带着这些沉甸甸充满爱的物品,何琴又一次来到了凉山,完成了毕业心愿。“在离开校园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文明毕业的一种好的形式,是对四年大学时光的一种纪念。”何琴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探访四川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6月4日,记者走进设在省教育考试院的四川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虽然高考7日才开始,但自6月1日起,省级考务指挥中心和各地招考机构已进入24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