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大凉山优质苦荞产品成都展销周”举行
7月13日,“2012·大凉山优质苦荞产品成都展销周”在成都锦江大礼堂开幕。
短短数天,“大凉山”苦荞产品再次引爆蓉城:数万顾客争先购买苦荞产品,产品销售金额224万元;数十家销售企业频频亮相成都考察签约,合同签约9400多万元。
“这次展销是全国首次以苦荞为主题的大型专项展销会,算是一次试水。”凉山州农业局局长王正说,凉山此次拿出的18家苦荞企业10个大类的几百个品种产品还不是凉山苦荞的全部。
这次试水再次增添了凉山发展苦荞产业的信心和勇气。“我们要让大凉山苦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把凉山打造成为‘世界苦荞之都\’指日可待。”王正说。
□本报记者 李清波 王云 文/图
现场
“大凉山”品牌助力苦荞产业
“小妹儿,给婆婆拿2500元的‘大凉山\’苦荞茶。”7月14日上午,成都锦江大礼堂环太苦荞展销区迎来当天最大一单零售生意。“我认准了 ‘大凉山\’的牌子。”主顾张秀华说。
实际上,当天所有苦荞产品的包装上都明确标注“大凉山”字样,这让老人感叹不已:“没想到,仅是苦荞凉山就有这么多好东西。”
其实,老人没想到还有,并非所有凉山苦荞产品都能使用“大凉山”标识,这个标识是政府的“专利”,只有绿色无公害以上产品才能被授权使用,并且在这个标识的使用和管理上凉山已出台了明确的要求。
同时,凉山明确要求凡是符合条件的农产品都必须在包装上打上“大凉山”字样,这个从年初开始的工作将在今年9月前全面完成,“现在,绝大多数符合条件的企业产品的新包装都已打上了 ‘大凉山\’的字样。”王正说。
当然,当天冲着“大凉山”来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家销售企业,这些企业也以合同形式敲定了9400多万元的大单。据了解,合同订单的苦荞产品将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各大城市。
路径
“三步走”瞄准“世界苦荞之都”
这次苦荞展销周的深层背景是凉山要打造“世界苦荞之都”。
“我们的苦荞有底气。”凉山州农业局调研员、州苦荞协会秘书长高业峰说,中国是世界唯一的苦荞麦起源国和大面积种植国,凉山是世界苦荞麦主要发源地和最大主产区,也是世界苦荞麦遗传多样性中心、生产中心、加工中心和市场中心,是全国唯一获得苦荞麦国家地理标志和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地区。
在凉山,苦荞麦常年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年产量在中国和世界独占鳌头。此外,全世界荞麦有15个种2个变种,凉山就有10个种2个变种,在中国农科院种质资源档案库的879份苦荞资源中,来自凉山的就有700多种、占80%以上。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凉山打造‘世界苦荞之都\’分为‘三步走\’。”高业峰介绍说,第一步是立足西昌开展展销活动,从凉山辐射全省,第二步是立足成都开展展销活动从全省辐射全国,第三步是立足沿海城市从全国辐射全世界。
经过努力,目前第一步的目标已经实现,针对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工作,凉山已连续多年组织“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参加国际国内展销展示,大凉山优质苦荞产品历来是商家关注的焦点,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四川环太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今年还获得了苦荞行业内的首个中国驰名商标,“大凉山优质苦荞”品牌愈加响亮。
“接下来,我们本月下旬将在珠海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苦荞产品的展示展销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以助力大凉山苦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王正说。
据了解,目前凉山苦荞茶的三个标准已经制定实施,并有望成为中国苦荞的国内标准,“凉山苦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也在积极申报中,四川省苦荞茶检测中心也将有望落户凉山,“这些工作必将进一步推动大凉山苦荞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梦媛)今年“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将于8月11日晚开幕,狂欢夜时间在8月12日晚。为满足去往西昌的客流出行需求,成都铁路局调整运能,增开临客2对,日均增加硬卧和软卧1250席。8月9日至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