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首批重要档案在蓉“安家”
本报讯 (记者 郝勇)8月10日,川甘两省档案馆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交接仪式在成都举行,甘肃省档案馆向四川省档案馆移交首批重要档案异地备份数据,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今后,在甘肃、四川都能查到两省异地备份的档案。
甘肃省移交的首批重要档案异地备份数据共3部分,41个全宗,36426卷。此次在成都“安家”的除部分革命历史档案和民国档案外,还有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清末黄河铁桥档案,是记录甘肃人民拼搏奋斗、继往开来的历史与精神的珍贵史料。
开展重要档案备份异地存放工作,是国家为应对近年来自然、人为灾害严重损害档案资源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档案部门防范化解档案实体安全隐患的一种有效手段。去年7月,川甘两省签署开展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工作协议,两省互为对方提供档案异地备份库,由此搭建和拓展川甘两省档案工作合作交流的新平台、新领域。
今年7月,四川省档案馆的第一批重要档案信息数据送交甘肃省档案馆保存。四川省移交的第一批数字档案异地备份数据,包括12张DVD光盘和2块移动硬盘,其中DVD光盘的存储内容为清代重庆府巴县衙门的部分档案34777卷,全文扫描50余万页档案信息,移动硬盘的存储内容为民国四川省政府人事处、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政府会计处的档案3个全宗20255卷档案全文扫描,共计256万页档案信息。
链接:
●2008年,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档案管理部门逐步建立和完善档案的异地备份制度,电子文件、重要纸质档案的缩微件或数字化文本都应实施备份管理,以防重大灾害对档案造成毁灭性损失。
●四川省档案馆现有档案资料145万余卷,其中国家重点档案56万卷(件)。其中,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文献、四川自贡盐业契约档案文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毕摩文献、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等七组档案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郝勇)近日,全省藏传佛教经师、堪布培训班在成都举行。来自甘孜、阿坝、凉山三州藏传佛教寺庙的经师、堪布参加培训,这是四川省组织三州藏传佛教经师、堪布首次到内地进行集中培训。举办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