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黄金周”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受益于雅西高速公路通车及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攀西旅游市场呈现出景区“爆棚”、游客“井喷”的火爆场面。●攀枝花接待游客:40.51万人次,同比增长60.67%。旅游总收入:19156.82万元,同比增长79.02%。●凉山接待游客:161.33万人次,同比增长20.6%。旅游总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72%。
“
□本报记者 张通
攀枝花阳光充足,风景美,不虚此行!”10月7日,成都游客陈建伟说,印象中的工业城市其实有着“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诗情画意。
今秋“黄金周”,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攀枝花首次呈现景区“爆棚”、游客“井喷”的火爆场面。分析原因,亦得益于节前的大力宣传促销。9月13日至22日,攀枝花2012国庆暨“阳光之旅”川渝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在成都、德阳、绵阳、重庆4地举行,这是攀枝花第一次开展如此大规模、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出动自驾车19辆、人员90余人,行程2000多公里,发放近15万份旅游资料,全方位、立体推介“阳光花城”旅游城市形象。
展示
“流动广告”推介花城
9月13日一大早,19辆身披 “相约攀枝花,畅享自驾游”统一标识的自驾车,声势浩大地驶上了攀枝花至成都的高速公路,拉开了“阳光花城,康养天堂”攀枝花2012国庆暨“阳光之旅”川渝大型宣传促销活动的序幕。
今年4月,雅西高速公路通车,大大拉近了攀枝花到成都、重庆等地的距离,也给攀枝花旅游发展带来无限畅想。
在为期10天的大型旅游推介活动中,自驾车队行驶在成都、德阳、绵阳、重庆以及沿途的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吸引了众多眼球。攀枝花市旅游局副局长彭德清告诉记者,这是攀枝花首次以自驾车形式进行推介,契合了当前旅游发展趋势和新业态,成为“流动广告牌”。
9月15日,成都宽窄巷子,攀枝花向广大省内外游客抛出橄榄枝。
9月18日上午,绵阳市涪城区铁牛广场,碧绿飘香的国胜茶、清新秀美的风景画、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阿咪子”……一系列具有浓郁攀枝花风情的元素很快吸引市民前来询问。
在德阳、重庆的街头、广场,数万份旅游资料被一抢而空。
除了广场宣传,本次活动还走进城市社区,开展深度营销。
在成都部分餐饮场所、高档酒店、办公大楼和居民社区,市民们欣喜地感受到 “阳光花城”的热情召唤。记者在成都攀钢大厦看到,一楼大厅墙壁上贴上了攀枝花旅游海报,电梯里的LED灯箱滚动播放攀枝花旅游宣传片。在成都麓山国际社区等居民小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攀枝花旅游宣传册,并针对居民的年龄段介绍合适的旅游产品。
“旅游推介深入社区,锁定目标群体,从而实现精准营销。”彭德清说,此次活动还精心编制了攀枝花旅游手机彩信(手机报),直接发送至成都及周边城市的旅游相关部门和企业、办公室白领、自驾游协会和俱乐部会员、老年人等目标群体。
合作
与成渝等地资源互补
9月16日下午,在德阳举行的专题推介会刚结束,攀枝花、德阳两地的旅行社和自驾游协会就忙着沟通衔接。
“现在到攀枝花开车要多长时间?休闲度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怎样?”德阳的各个旅行社兴趣浓厚。
“高速公路通车后方便多了,新建的16个旅游新村年底将增加1万张床位。”攀枝花国际旅行社经理漆丽梅向旅行社负责人介绍了攀枝花旅游发展情况。
德阳时代旅行社总经理贾洪英说:“这次了解到冬季阳光康养很有吸引力,我们打算尽快安排人员进行踩线,争取年底开通攀枝花旅游专线。”
专题推介会不仅让各地旅游主管部门、涉旅企业、媒体等更深入地了解攀枝花,更为城际、省际区域间深度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
德阳市旅游局副局长王维告诉记者,德阳与攀枝花在发展旅游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德阳侧重人文历史,攀枝花侧重自然生态,两地完全可以分享旅游发展成果和旅游产品,这就需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并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
9月20日,旅游宣传推介团队来到重庆。当天,攀枝花与重庆举行了以“共享未来”为主题的旅游发展交流座谈会,两地旅游主管部门和涉旅企业管理人员就两地旅游业发展前景、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共话发展良策。
重庆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实施的“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三大战略,以及创建投资、规划、教育培训、信息、传媒“五大平台”给攀枝花不少启示。交流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还提出了凸显旅游特色、科学编制规划、抓好项目建设、优化旅游环境等建议。
“此次进行深入交流,为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彭德清说,攀枝花、成都、德阳、绵阳、重庆的旅游主管部门达成共识:今后将开展广泛、务实的合作,实现各地市场联动、游客互送、信息共享、行业交流。
成效
过夜游客增加近七成
10月2日,攀枝花各大景区人头攒动。“国庆节前在广场上看到了攀枝花旅游宣传,所以特意带孩子过来看看,风景确实不错。”在二滩大坝观景台,来自重庆的游客冯先生说。
当天,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累计接待游客13526人次,格萨拉景区接待3180人次,两个景区一天的接待量均超过去年国庆7天的接待量,并出现少有的车辆拥堵、游客排长队的情况。10月4日,二滩大坝观景台由于游客太多,中午时分停售门票以保证游客安全。
据统计,8天长假,该市共接待游客40.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156.82万元。外地入攀自驾车35556台,主要以重庆、成都、绵阳、德阳、昆明、西昌等地为主,星级宾馆保持平均85%以上入住率。
从出游的停留时间来看,该市过夜游客11.83万人次,一日游客28.6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7.96%和57.84%,过夜游增长迅速,成为该市旅游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
“根据全市主要住宿接待设施和主要景区接待的人次分布情况看,接待人次在10月3日达到最高峰,4日保持,5日有所减少,6日又出现小幅反弹,说明长途游客在往返程中已将攀枝花作为一个节点来逗留。”彭德清说,攀枝花在西昌-攀枝花-丽江-香格里拉—稻城的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以及西昌-攀枝花-大理-腾冲-瑞丽-缅甸等南丝绸之路旅游线路上的节点旅游效应正日益显现。
动作
两大旅游项目启建
缺乏具有垄断竞争力和“稀缺唯一性”的旅游景点,一直以来是攀枝花旅游发展的“心病”。就在开展大型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的同时,好消息从市里传来:9月21日,该市两大重点旅游项目——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项目和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正式启动。
据了解,两大项目总投资约21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攀枝花乃至四川省旅游产业的标志性项目。届时,攀枝花的阳光将更有“卖点”。
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项目占地约2万亩,总投资130亿元,以“阳光休闲、运动健康”为主题,预计通过6-8年的时间,景区将被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际养生产业城。按照计划,项目在今年内将完成规划编制,同时完成游客服务区、凤凰山舍2个景点打造及道路配套建设。
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总投资80亿元,规划面积1.3万亩,将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打造国内一流、西南领先的阳光康养度假胜地。项目建设年限为8年,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特色旅游服务型风情小镇、康养社区、水主题公园等。建成后,有望成为继地中海阳光养生区、美洲阳光休闲区、东南亚阳光度假区之后第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阳光养生概念度假区。
除了启动建设的重点旅游项目,攀枝花在旅游基础设施上也有了大幅提升。今年底,全市16个旅游新村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旅游接待能力增加1万张床位;全市首家五星级酒店目前已正式营业。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做好桐子林山水休闲旅游区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启动并加快二滩库区的旅游整体包装策划,为迎来冬季更大的游客‘井喷\’做好准备。”攀枝花市旅游局局长龙勇说。
新闻推荐
9月27日,在泸州纳溪举行的四川首届传统民歌大赛决赛上,来自凉山赛区的沈尔阿培与吉力么子扎以一曲原生态彝族小调《阿惹妞》技惊四座,以全场参赛节目的最高分9.97分一举拿下比赛金奖。□本报记者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