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日起,“营改增”大幕全面拉开。营业税作为凉山州地方税收的“功勋税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从分税制改革的年8月,至“营改增”全面实施前的年4月底,凉山州营业税总收入达到亿元;凉山州营业税年收入从年的0.7亿元增长到年的最高峰值.亿元,年间增长.倍,高于同期年总税收增长幅度。
营业税曾是凉山州地方税的第一大税种和地方经济的主力财源。因其征税范围宽广、税源丰富、收入稳定,为凉山筹集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为支持地方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合理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营业税以简单明了、便于操作而受地税机关青睐。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转环节的增多,营业税“简单粗暴”的弊端日益显现,多环节重复征税是其硬伤。在“调结构、促转型、减负担、惠民生”的大背景下,需要一种更合理的税种—增值税来取代营业税,换取新的经济增长动能,“营改增”由此应运而生。地税人尽管对“掌上明珠”依依不舍,还是于4月底前圆满完成户试点纳税人征管基础信息传递工作。
“营改增”经历“地税嫁女,国税娶媳,纳税人吃宴”的喜乐故事后将给凉山企业减轻税负、节约成本,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同时,消除重复征税后,增值税抵扣链条被打通,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协作,有力地支持凉山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陈禹祥)
新闻推荐
州政府听取党外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冯斌主持座谈会
本报讯昨()日上午,州政府在西昌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民族宗教人士对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务副州长、《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