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从源头上做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高社会公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意识和能力,维护广大群众的资金安全,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凉山州商业银行按照人民银行打击电信网络欺诈活动的总体部署,全行上下持续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宣传教育活动。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以网点为主阵地,利用条幅、电子显示屏、纸质宣传资料、电视动画短片等为载体,通过现场讲解、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面向基层的宣传教育活动,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防范通讯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剖析典型案例,增强公民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扩大防范诈骗的宣传面和影响力,对社会公众提示风险,警示群众防范通讯诈骗,充分发挥宣传工作“震慑犯罪、树立形象、教育公众、防范风险”的积极作用。
二、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措施
该行从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核心系统进行风险制度控制等措施入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一是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在客户做转账业务时通过页面显示和客服人员进行防范网络和电信诈骗风险提示;二是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发卡行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发卡行受理24小时内,个人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三是对办理非柜面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客户转账累计超过一定金额的,进行大额交易提醒,单位、个人确认后方可转账;四是全辖所有柜员机转账业务时,增加了汉语语音提示,并通过文字、标识、弹窗设置了防诈骗提醒,提醒客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需提防十类“诈骗短信”
引诱式:复制手机卡可窃听电话
温情式:“温情短信”骗费不留情
权威式:来电要求转账,自称“公安局”
激将式:短信骂人激你回电骗费
利诱式:手机充值200送300,话费两天就没了
提醒式:借银行名义向用户群发“消费短信”
惊喜式:以红十字会为幌子骗人捐款
瞄准下属:假冒书记电话诈财
瞄准领导:送你的钱务必打给我否则大家都不好过
苦肉计:家长收到诈骗短信,自称儿女要求汇款
本报记者 米色小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为帮助困难党员群众,体察群众疾苦,传递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王所镇大冯村村干部及村民委班子人员深入各社,看望部分生活困难的群众及老党员家庭,为他们送去了节日的慰问品、慰问金,并致...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