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给自己和家人买一份保险,也是买一份保障和安心。但目前的保险市场保险产品繁多复杂,再加上自己不了解,很容易被误导造成不必要的金钱浪费。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事先摸清部分不规范的保险营销员常用的“套路”,能有效降低被误导的可能性。
套路引导购买高提成产品
“买一般的疾病险没什么大用,我建议购买保额二三十万元以上的返还型重疾险,有保障有返还。”许多时候,保险业务人员都会给消费者这样的建议或类似的劝导,他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优先推荐高提成的产品,让自己得到更高的提成,而忽略客户真正的需求以及承受能力。
对此,凉山州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贺晋表示,保险业务员的建议虽可参考,但也无需全部“照单全收”,而是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的需求和经济条件仔细衡量。比如有还贷压力或初入职场经济较为紧张的,就不太合适投保大额储蓄型的保险,消费型保险或许就足以解决当前的保障问题;再如有大量现金流的经商者,在保险投资上投入太多资金也是不太合适的。如果投保者有时间,还可以适度了解些相关的保险知识,同时也可以多咨询身边有经验的朋友或多比较几家不同的保险公司以及代理人推荐的相关产品,择优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套路夸大产品收益
“这款保险理财产品限量销售,年化收益率高,保本保息。”
为了提升保险理财产品销量,以“保本保息”的说法来吸引客户投保也是部分保险业务员常用的营销方式,殊不知这些产品并非与银行理财产品相似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而是万能险或分红险产品,其收益也多为浮动收益。
“消费者购买理财类保险时应注意了解保险的实际属性,综合保底收益、过往业绩、
套路饥饿营销做局
“我们这款产品的性价比超高,不过下个月就要停售,现在不买就没有机会了。而且,这款保险的保费也很优惠。”
众所周知,每个公司都有其较为知名畅销的高性价比产品,部分保险业务员或电销人员也会借此打出上述一连串“套牌”。事实上,这是许多保险业务员趁着产品需升级换代的当口,以“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将停售”、“新品将提价”等说法进行“饥饿营销”。
贺晋建议,消费者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保险公司无权绑定附加险的销售,投资者购买保险切莫盲从,如在投保时有业务员告知即将停售赶紧购买等,可通过保险公司客服热线、网上查询等渠道验证消息是否属实。如投保后发现被误导,可在收到保险合同后10-15天内的犹豫期内申请退保,可撤销合同并要求退还全部保费。
本报记者 米色小勇
新闻推荐
参与方式:将您的摄影作品、文字说明、作者署名仔细写明投放在下面邮箱即可,欢迎您的参与。投稿地址:凉山日报·阳光攀西编辑部邮箱:1262964709@qq.com电话:3285999...
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