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凉山新闻 > 正文

写一篇“凉山宝藏”需要我72变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8-09-03 10:3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晓超撰写的《揭开蛇蛙铜案的身世之谜 一个尚巫民族的信仰神话》一文获得“凉山宝藏”系列报道最高分B+。

今年3月,我接到文化副刊部的采访通知,要开始集中精力去采写凉山州20件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物,做成系列报道,大约每周一篇。我一口答应下来。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采写文物,对于一个行外人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在此之前,我对文物的认识几乎为零,最多也就是看过《盗墓笔记》。凉山州博物馆拟出了需要采写的20件文物后,我的工作就开始了。第一件文物是东汉的一棵摇钱树。从一棵摇钱树去书写整个东汉时期,西昌乃至凉山的历史背景,说实话,不是个历史专家还真干不了这个活儿。光是历史专家还不行,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还必须和摇钱树扯上关系的,要有可读性的,这就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光会讲历史故事也不行啊,你必须讲清楚这件文物对时代产生的影响,这又需要一个老资格的文物专家。

天哪,写一篇稿子,我需要72变,变成那么多专家,我做不到啊。我立即给领导提出一周一篇肯定不行,这儿第一篇已经提不起笔了。于是,报道变成了凉山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我们这边几个记者大家一起写。

我和凉山州博物馆的联系人是贾丽,在此期间,给我最大帮助的也是贾丽。贾丽提供了很多素材,有文物的基本资料、凉山州博物馆前辈写的发掘过程以及一些她收集的资料,很多很杂。有时候,光是看这些资料,就需要一天。光看还不行,还得整理这些资料,变成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凉山州博物馆的前辈们写出来的都是学术报告,不能作为稿件发出来。

所以,我通常是把手上的所有资料看完,然后再看网上的资料,接着才开始动笔。

考虑到这个文物故事是给广大读者看的,所以我尽量把专家们的专业性的文字转换成大家容易理解的白话。每次写之前,都会找一个切入点,我的切入点很简单,我即是一个书写者也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把我感兴趣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就错不了。

于是就这样,一边查阅大量史料,一边写稿子,一个文物稿件写个三五天。

写的过程想哭,写完后,又觉得收获好大。起码我的历史知识增加了不少,而且也让我了解到,一件文物从发掘到出现在博物馆的展厅里,背后是大量工作人员艰辛的付出。

20件文物故事已经结束了,这期间的采写,总的来说,我的收获不小,我相信,在未来其他的采访中,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文化等待我去学习。本报记者李晓超

新闻推荐

20个消防检查组突击检查人员密集场所

本报讯为坚决遏制全州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结合当前防火工作攻坚实际,切实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8月25日晚,凉...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写一篇“凉山宝藏”需要我72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