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凉山新闻 > 正文

决战贫困的恢宏画卷

来源:三江都市报 2018-10-15 08:31   https://www.yybnet.net/

《脱贫路·彝乡梦》封面仲夏 文/图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贫穷作斗争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向贫困发起了猛烈进攻,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写作者,有幸亲历和见证这场举世瞩目的伟大斗争,也有责任记录和讴歌这场消除贫困奔向小康的大决战。这应该是《脱贫路·彝乡梦》一书编辑出版的初衷。

本书所反映的马边,地处小凉山腹地。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原因,贫困程度相对其他区县,都要更加深重,扶贫难度也较其他地区更加巨大。进入新时代以来,马边彝汉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抓住机遇决战贫困,谱写了一曲小凉山脱贫奔康感天动地的英雄战歌。本书的作者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及时捕捉到了这一伟大时代的强烈脉动,用饱满的热情、冷静的思考、细腻的笔触以及前所未有的投入,客观记录下了决战贫困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侧面,生动描绘出了小凉山脱贫攻坚多姿多彩大气磅礴的恢弘画卷。

应该看到,这部书的写作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又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其区域性在于,本书作者都取材于马边这个特定的地域,表现这一地域专一而独特的扶贫历程。通过对小凉山扶贫这一特定地域特定题材的文字再现,形成一批区域色彩浓郁个性特色鲜明的扶贫文字作品。作者们的目光和笔墨,全都聚焦在小凉山深处的这片2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焦这里的干部群众在脱贫路上留下的每一行足迹每一个故事。作者们不仅记录决战贫困的全过程,也注意在叙述的细节处理、场景描写、对话设计上,表现和渲染小凉山彝汉杂居的独特环境、淳朴浓郁的民风民俗。郭明兴的报告文学《高山石头唱新歌》,以高石头村为典型,记录了彝族村寨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朱仲祥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无论是写羊子坪、磨子坪和胜利村通电之前的艰辛情景和通电之后的喜悦场面,还是写国电人为了消除无电村而踏冰卧雪无私奉献的精神,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现实环境。惟其如此,作品才具有鲜明的个性化风格。

其广泛性表现在于收录作品的多样性,首先是人物的多样性,作品中的人物,有关心马边扶贫的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有高石头村党支部书记雷雷古贞等参与一线扶贫的基层干部和各级各部门扶贫干部,也有作为中坚力量的、奋力脱贫致富的彝汉贫困群众。其中的各个人物,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各异。作者大都能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使故事里的人物多姿多彩。其次是具体题材的多样性。包含上下级行政机关的对口帮扶、地区之间的对口帮扶、国有企业对马边的帮扶和村组能人对贫困户的帮扶。其中以帅志聪、张军乐、李谦等一批中央和省纪委长期帮扶马边的干部为代表。林雪儿的报告文学《深山柏香》,就用生动感人的文字,真实记录了“三个书记一个村”的扶贫故事。该作品在《中国作家》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被推为不可多得的扶贫报告文学力作。县作协主席陈远的报告文学《情暖“孟获达拉”》,同样把镜头聚焦在中央、省市纪检监察部门帮扶马边脱贫上。朱仲祥《捧起“夜明珠”的人们》,记录了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公司,把帮扶马边脱贫当作义不容辞的事情,一届接着一届干,十载帮扶不断档,表现了无比强烈的社会责任和无怨无悔的国企风范。

令人特别关注的是马边本地作者。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至少是长期工作生活在马边,他们对过去马边的贫困感同身受,对脱贫奔康有同样的渴求。他们经历了小凉山脱贫攻坚中的凤凰涅槃,他们本身就是扶贫干部,既是决战贫困的参与者,又是这场壮举的记录者。因此,他们笔下的文字,比之马边之外的作者作品,更有其理解的深度和感情的温度。张三才从县政协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又牵头重点扶贫工程官帽舟水电站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并写作了激情洋溢的长诗《“官电”之歌》。马孝林的散文《扶贫攻坚亲历记》,也属于扶贫干部写扶贫的这一类,其笔下的每一个文字,无疑都是经得住敲打的。著名的本土彝族诗人阿洛夫基,写作了散文诗组章《没有名字的村庄》,讴歌了彝家新生活的绚丽多彩,抒发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翻阅这些本地作者的文章,皆有可圈可点之处,常令人掩卷沉思,或拊掌称颂。

体裁只是作家们的表现手段,不能成为束缚他们的羁绊。用什么体裁来反映脱贫攻坚,本书的作者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书中的百余篇作品,采用的文章体裁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或是写实的报告文学和通讯特写,或是情绪化的散文、诗歌、小说。林雪儿的中篇小说《远路同行》,原来的标题是《北京距马边有多远》,作品以北京来的年轻干部林修在马边的扶贫经历为线索,串联起扶贫中的观念冲突、思想困惑和感情矛盾等一系列深层次的东西,比之一般的纪实文学显得更具有内涵和层次,更发人深思。田涯坤以微电影的艺术化表现方式,在本书的作品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作品叙写了第一书记郑翔在彝寨扶贫中遭遇的悲欢故事,反映了山区扶贫的艰难曲折和扶贫干部的真情付出。

记录脱贫奔康伟大进程的《脱贫路·彝家梦》,无疑是一部反映小凉山涅槃蝶变的壮丽史诗,一幅决战贫困气壮山河的恢宏画卷。

《脱贫路·彝家梦》:陈远/主编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凉山州与亚王能源集团举行座谈 赵晓轮赵勇出席

本报讯10月11日,凉山州与亚王能源集团座谈会在深圳举行,就深化双方合作进行交流。亚王能源集团董事会主席赵晓轮,州政府...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决战贫困的恢宏画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